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2022-03-17 09:41  中国医科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概况
  • (二)师资力量
  • (三)获奖情况
  • (四)培养目标
  • (五)主要课程
  • (六)学制
  •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 (八)就业前景


(一) 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前身,护理系,始建于1985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是全国较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东北三省早成立的护理系。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二) 师资力量:本专业师资队伍由专兼职教师组成,共94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 74人。此外还有临床护理带教教师200余人。师资队伍中,教授12人、副教授34人、讲师46人、助教12人;博士学位教师6人。护理学院有客座教授4人。护理学科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4人、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

(三) 获奖情况: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40余人次,担任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编委20余人次。在近年的行业协会换届中,学科教师6人担任国家级二级分会副主任委员,分别是李小寒教授继续担任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玲教授任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华护理学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爱平教授任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华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玉琴教授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莉副教授任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宇教授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照护评估与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寒教授担任全国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范玲教授担任辽宁省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爱平教授担任辽宁省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护理学专业教师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近五年,李小寒教授主持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果获2018年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赵海平教授主持的“构建满足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获2018年辽宁省本科生教学成果三等奖。2018年范玲教授带领儿科护理学教师团队申报的《儿科护理学》慕课设计方案获首届人卫慕课在线课程建设比赛——课程设计比赛本科组二等奖。2020年曲航菲老师获“第二届全国高等护理院校中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护理学专业教师科研成果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3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辽宁省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奖一等奖1项;全国护理管理创新卓业奖3项。

(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潜能,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护理岗位的综合型、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五)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沟通与礼仪、护理研究、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六) 学制:四年。

(七)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八)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等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及社区卫生保健等工作。此外,护理学院与日本“NPO法人扶桑国际友好医疗协会”有合作项目,入学后愿意进入本合作项目学习的学生,如果毕业时日语达到N1级,可以赴日本。通过日本注册护士考试后可以在日本各级医院就业或继续学习深造。 原标题: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前身,护理系,始建于1985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是全国较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东北三省早成立的护理系。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二)师资力量:本专业师资队伍由专兼职教师组成,共94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7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学科,辽宁省学科提升计划中的一流特色学科,国家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辽宁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国家麻醉专业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中国医院佳专科声誉提名东北排名第一,自2009年开设麻醉学专业,全国招收五年制本科生。2020年获评国家一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康复治疗专业是进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的医学技术专业,中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是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辽宁省康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辽宁省康复医学中心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二)师资力量:康复治疗学专业目前授课教师20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早成立的四大儿科系之一。自建系以来,一直开展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本专业学科设置齐全,拥有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规模和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0年儿科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人文情怀、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设立于1989年,并于同年开始本科招生。2019年首批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依托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独立建院(生命科学学院),具有厚实的底蕴,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突出,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先期开设的生物科学专业已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在此基础上突出医学院校学科特色,开设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师资力量:中国

2020年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前身,护理系,始建于1985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是全国较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东北三省早成立的护理系。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专业概况:本专业设立于1984年,自1985年开始招生,是国内较早设立的本科层次护理学专业。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1979年开始本科招生,是我国首批招收法医学本科生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首批法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法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药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创立于2013年,现有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药学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药理与毒理学连续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专业教师团队由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多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引领。获批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教育系统先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