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22-03-17 09:40  中国医科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概况
  • (二)师资力量
  • (三)获奖情况
  • (四)培养目标
  • (五)主要课程
  • (六)学制
  •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 (八)就业前景


(一) 专业概况: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工程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辽宁省生命科学(医药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单位。为适应社会需求,兼顾学生个性发展,设置三个培养方向:生物医学仪器方向、智能医学工程方向、生物医学材料方向。

(二) 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分别从事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学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专业负责人沙宪政教授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传感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信号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卫健委医疗器械评审专家;辽宁省医药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专家组组长;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生物医学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优秀教师。团队中有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人才3人,市级人才8人,获得省五一劳动奖3人。

(三) 获奖情况:辽宁省优秀教师,学院教师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术创新奖”等奖项;获得校教学名师1人次,获得沈阳高层次人才16人次,获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人才1人次。获得校优秀教师15 人次。教师参加校级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特等奖1人次,获得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7人次,共计获得校级奖励29人次;参加校级微课比赛,获得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7人次、优秀奖6人次。多次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级讲课比赛,2016年在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人次,2018 年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英语挑战赛“教学之星大赛”中获得特等奖1人次,2018年在沈阳市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并获得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标兵称号2人次。

(四)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以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医工结合人才。其中生物医学仪器方向:以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为主要内容,为医疗器械和医学设备研发奠定基础。智能医学工程方向:结合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强医学与智能工程的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生物医学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为主要内容,为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奠定基础。生物医学材料方向:以诊断、治疗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生物医学材料为主要内容,为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应用奠定基础。

(五)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影像诊断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生物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生物医学传感器、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实践、定量生理学、数字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及系统、临床仪器标准化与管理等。

生物医学仪器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现代医学检验仪器、临床放射治疗设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电子仪器系统等。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Python程序设计、医学人工智能基础、数据结构、医学图像处理、数据库等。

生物医学材料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生物材料导论、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现代医学检验仪器、生物医用材料基础及应用、组织工程、药理学等。

(六) 学制:四年。

(七)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规定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医疗设备监管部门、企业、医院从事研发、售前、售后、临床工程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原标题: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一)专业概况: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工程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辽宁省生命科学(医药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单位。为适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为适应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发展需求的2021年新设专业。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生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二)师资力量:中国医科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是由中国医科大学与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在英国名列前茅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联合办学的方式而设立的。本专业融合中英两国的优秀教育理念,采用“4+0”的模式,让学生在中国国内享受到世界前沿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当前医药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进行本科教育。本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及考核体系与英国女王大学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一致,并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依托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独立建院(生命科学学院),具有厚实的底蕴,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突出,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先期开设的生物科学专业已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在此基础上突出医学院校学科特色,开设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师资力量:中国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创立于2003年,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二)师资力量: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126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归属临床医学类,致力于培养眼视光高端人才,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辽宁省高等学校唯一的眼科学重点学科。(二)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副教授6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海外研修经历者40人。(三)获奖情况: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高等学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精神卫生与医学心理学系成立于2004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方向)本科生。2016年开始招收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在2019年公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精神病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3名,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获提名医院。(二)师资力量:本专业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十百千高端引进人才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设立于1989年,并于同年开始本科招生。2019年首批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专业概况:医学检验专业始建于2003年(五年制,医学学位),2012年9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2016年获批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本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一)专业概况:临床医学专业设立于学校创办之初的1931年11月,1950年起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改为五年。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二)培养目标:以临床医生岗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