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工程大学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红旗团委”,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平安校园”“文明单位 (校园) ”“依法治校示范高校”“理 论学习先进单位”“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一级单位”。学校创建于 1972 年 6 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1980 年 3 月,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1998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 年 2 月,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2006 年以优 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 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 年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 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5 万余人,其中研究生近 6000 人。
学科特色显。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2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2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15 个,学位授权点实现学校所有本 科专业全覆盖。化工与矿业工程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且中期评估为优秀。先后获批 6 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 3 个学科进入 ESI 前 1%。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B+,为湖北省属高校理工类唯一。上榜 2021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6 个,上榜学科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二,其中 1个学科进入前 100 名,为省属高校唯一进入百强学科。
导师队伍优。学校现有教职工 2200 余人,专职教师 1300 余人,具有正副高 级职称教师占 比超过 60% ,具有工程化背景和海外学历及访学经历的教师占32.6%。现有博士生导师 114 人,硕士生导师 958 人,其中, 中国工程院“双聘 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端领军人才 10 余人。2017 年以来,先后涌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荆楚好老师”“武汉市抗疫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群体。
科研实力强。学校现有 1 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1 个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磷 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 个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 68 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 (基地) 。2012 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6307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351 项。获国家、省部、市级教学、科技成果奖 147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国家技术 发明奖二等奖 2 项,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获专利授权 1602 项。发表的学术论文被 SCI、EI、SSCI等检索收录 6000 余篇。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建有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大楼,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武汉市科技管理先进集体”。
育人质量高。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思路,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持续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年均获奖 120 余项。机器人足球队共荣获 20 余项 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研究生就业率稳步提升,达 97%,高质量就业率60%。涌现了“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先进学生典型。
社会评价好。经过近五十年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先后与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 余所大学、科研机 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2021 年,学校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签订了“1+1+1”双硕士项目校际合作协议,创新硕士研究生的国际交流模式。学校位列 CWUR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世界第 1406 位,国内高校第 178 位,湖北省属 高校第三;位列 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世界第 902 位, 国内高校第91 位,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位列 2021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第 152 位;位列校 友会 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 165 位。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注意事项
二、招生说明
(一)2023 年我校硕士研究生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800 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60 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从 2017 年开始,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达到毕业和授位条件的,发放毕业证、学位证。
(三)收费标准及学制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 年。
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脱产,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脱产或半脱产。收费标准见下表。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全日制标准(万元/年) | 非全日制标准(万元/年) | 学制(年) |
125300 | 会计 | 1.7 | 2 | 3 |
125100 | 工商管理 | — | 2 | 3 |
125601 | 工程管理 | — | 1.8 | 3 |
135108 | 艺术设计 | 1 | 1.5 | 3 |
055101 | 英语笔译 | 0.8 | 1.3 | 3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0.8 | 1.2 | 3 |
035102 | 法律(法学) | 0.8 | 1.2 | 3 |
025100 | 金融 | 0.8 | 1.2 | 3 |
120403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0.8 | 1.2 | 3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0.8 | 1.2 | 3 |
085507 | 工业设计工程 | 0.8 | 1.5 | 3 |
085701 | 环境工程 | 0.8 | 1.2 | 3 |
085702 | 安全工程 | 0.8 | 1.2 | 3 |
085705 | 矿业工程 | 0.8 | 1.2 | 3 |
其他专业 | 0.8 | — | 3 |
三、报名条件
( 一)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本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 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 (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 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 (境) 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 (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 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 列条件: (1) 符合 ( 一) 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 ( 一) 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 (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的人员可以报考) 。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第 ( 一) 中前三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 (教研〔2016〕2 号) 有关规定执行。
(三) 推荐免试
我校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除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 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外,我校其他各 学科 (类别) 、专业 (领域) 均接收推免生,具体详见我校公布的 2023 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公告。欢迎广大推免生与我校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联系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四、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2 年 10 月 5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考生 应 在 规 定 时 间 登 录 “ 中 国 研 究 生 招 生 信 息 网 ” ( 公 网 网 址 :https://yz.***.cn,教育网址:https://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费缴纳具体安排以当地省教育考试院或考点通知为准。
2.网上确认:所有考生 (不含推免生) 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 (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二) 未按规定网上确认、缴纳报考费的考生 ,即使已完成网上报名手续仍被视为本次报名无效。
(三)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五、考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初试时间: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25 日 (每天上午 8:30— 11:30,下午 14:00—17:00) 。考试时间超过 3 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 12 月26 日进行(起始时间 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 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初试地点:考生请在网报时选定的报考点参加考试。
初试科目:详见武汉工程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复试
复试于 2023年 4 月初左右在武汉工程大学进行,具体时间、形式、要求等请浏览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页https://yjs.***.cn/发布的相关信息。
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我校于2017 年开始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2023 年预计招收 25 名左右,具体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 (含高职) 、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 (往) 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 (高职) 应 (往) 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学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分学科门类或专业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七、其他事项
招生信息均以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若本简章内容与国家最新政策冲突,则以国家政策为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 206 号 邮编:430205
网址:https://yjs.***.cn/单位代码:10490
电话:027-87940025
八、武汉工程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 20000 元/生/年。
2.国家助学金:6000 元/生/年,符合国家政策的研究生 100%享受。
3.学业奖学金:符合国家和学校政策的研究生 100%享受。一等奖学金 10000 元/年、二等奖学金 6000 元/年 、三等奖学金 2000 元/年。
4.研究生单项奖学金、评优评先奖励及“三助一辅”补贴等。
5.可申请获得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和短期出国(境) 研修资助。
6.学院设立有各类社会奖学金、校友奖学金,导师发放生活补贴。
7.符合条件的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 办理生源地贷款,可贷三年的学费和住宿费。
(二)推免生
1.可享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所有奖助政策。
2.推免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可直接享受我校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 元/人)。
3.推免生硕士期间如选择继续攻读我校博士学位可以提前修读博士期间课
程,符合条件可以提前毕业,如选择在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满 2 年且达到相关 岗位聘用条件的可作为学校人才引进。
若学校对上述奖助标准及激励机制进行重新修订,则按新标准执行。
原标题:2023年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