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工程【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结构抗震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够在设计、施工、地震工程研究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强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土木工程(一)【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结构抗震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够在设计、施工、地震工程研究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强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二)【学制】四年(三)【学位】工学学士(四)【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1.地质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和工程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在能源开发、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国防和地震等领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艰苦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系统分析、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从事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基础。【就业方向】
1.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和信息科学、灾害学基本知识,了解各种突发事件的产生机理及应急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指挥辅助决策能力和一定的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组织能力,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管理、教育培训等机构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学位】管理学学士【主要
1.地理科学【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及计算机基础,系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灾害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中小学地理教育、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自然灾害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检测与保护、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区域城乡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好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学制】四年【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21年我校招收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分为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地下水工程与地震流体动力学、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热忱欢迎致力于防灾
经济管理系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经济管理和应急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现有金融学、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工商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教师4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注册会计师3人。博士(含在读)占19%、硕士学位占95.35%,拥有省级教学团队一个,校级教学团队七个。近五年来,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4
外语系现有教师近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常年聘请英、美、澳等外籍专家、教师任教,讲授英语口语、英美文学、英语写作、戏剧表演实训等专业课程。外语系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现有翻译工作坊、同声传译实训室、商务英语实训室、虚拟情景教学实训室、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数字语音室和英语发射台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与实践环境。外语系高度重视学生就业
地震科学系创办于1975年,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0人,副教授7人,讲师2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设有地球物理教研室、地质教研室、资源勘查教研室、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灾害学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10余处实习基地。实验中心设有地质实验室、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室(含地震、电磁、形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