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加速发展 整体提升 全面满足

2009-12-13 18:02  技校网友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以服务企业需求为根本,努力完成全年培
  • (一)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培训鉴定任务
  • (二)更新培训理念,不断推进培训工作的文
  • (三)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 (四)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 二、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员工素质能
  •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发挥工作制度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 (二)丰富工作载体和活动方式,为教师成长拓宽渠道和搭建平台
  • (三)大力倡导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鼓励
  • (四)启动了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 (五)理论研究工作成绩显著
  •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营造尊重知识、

 "十一五"期间,天津石化培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的指示精神,按照企业的整体安排,精心组织和实施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水平和施训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不断成长,成为在企业培训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培训实体。继2006年被中国职协授予"2005学习型组织--中国优秀组织奖"后,经天津市经济委员会推荐,又连续两届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称号和"第五届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称号;所属鉴定中心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以服务企业需求为根本,努力完成全年培训、鉴定任务,为公司开展的职工素质工程工作做贡献

 

 (一)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培训鉴定任务。根据年初公司下达的培训计划和职工素质工程工作的目标要求,全体员工努力发挥专业优势,完成了年度培训计划。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举办的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充分体现了培训中心服务企业的重要作用。2006年至今共完成培训项目515个,开办培训班1259个,培训学员55433人次,累计培训近150万人时;完成了286个工种5439人次的初、中、高级工和技师鉴定。

 

 (二)更新培训理念,不断推进培训工作的文化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的岗位要求,吸收和借鉴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模式,着力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技能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操作水平。根据企业需求和学员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实践,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各种先进培训方式。目前,天津石化培训中心已经成为天津市劳动局确定的30个培训基地之一,成为中国石化行业内、乃至在全国企业培训界具有广泛影响的企业优秀培训团队。

 

 (三)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中心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的发展需要,制定或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高标准地开展培训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培训管理软件得以有效利用并得到集团公司管理干部学院有关专家肯定和赞誉的基础上,中心又出台了《<培训质量管理规程>实施细则(试行)》,加强了培训的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对于更好地指导和帮助有关人员顺利而高效地运作培训项目,实现培训管理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培训研究工作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中心培训研究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培训中心"三优"评比管理规定》的颁布,在总结、整合三届优秀培训项目、优秀培训课程和优秀培训师评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使"三优"评比工作更加系统化,与日常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化。

 

 (四)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石化"化工分析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鉴定基地"、"运行电工技师培训鉴定基地"和"全国企业班组长培训示范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

 

 积极做好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装置人员培训工作,2007年公司批准了EO/EG、聚丙烯、异丙苯三套装置针对性仿真建设项目,2008年全面进入仿真软件的开发与测试阶段。现软件已经投入培训实施,为公司大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电气仿真基地和化工分析基地积极与供应商合作,对方无偿提供了价值近百万元的多套综合保护装置用于培训,提升了我们的培训实力。完善的基地设施和准确精细的仿真训练,使我们既能较好地完成集团公司高级技师的培训任务,又大大激发了公司内相关人员的培训需求,还引发了外部企业的培训愿望。

 

 二、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员工素质能力,倾力打造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学习型培训团队

 

 拥有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培训师队伍,是培训工作保持活力和创造力的核心所在,是培训中心工作业绩和竞争实力的动力来源,也是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中心每年都要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推动会,精心安排、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发挥工作制度的导向与激励作用。通过规范中心和部门两级教研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的系统性、规范性、实效性和自觉性,以此推动教研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二)丰富工作载体和活动方式,为教师成长拓宽渠道和搭建平台。中心坚持以提高培训开发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师资的外送培训和内训工作。

 

 (三)大力倡导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鼓励教师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真实需求,提供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启动了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通过"统一思想、形成思路,整合资源、搭建框架,配套完善、整理固化,与时俱进、持续开发"四个阶段,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程体系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毕,现已有70门课程经中心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此项工作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也对外展示了培训中心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培训管理能力。

 

 (五)理论研究工作成绩显著。每年教师撰写论文近70篇,在国家一、二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更有十几篇论文在中国职协、市企协、中石化培训华北片会的评比中获奖。中心还积极参加公司年度管理现代化成果的评比并多次获奖。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和谐氛围

 

 中心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常抓不懈,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努力把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培训功能齐全、培训管理科学、培训方法先进、培训效果显著、培训环境友好、培训团队卓越,和谐奋进的现代化企业具有突出实力的培训实体"是培训中心广大员工的共同愿景,"培训科学化、管理严细化、服务人性化"的培训工作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大家自觉践行的高工作标准。同时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浓郁了中心的文化氛围,强化了团队的进取意识,提升了员工的精神境界。

 

 中心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十分注重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注重激发蕴藏在员工身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中心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步,也使员工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同时,着力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和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特别是以自办刊物《培训动态》为基础平台,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和优秀品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弘扬正气、激发热情、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原标题: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加速发展 整体提升 全面满足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加速发展 整体提升 全面满足

十一五期间,天津石化培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的指示精神,按照企业的整体安排,精心组织和实施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水平和施训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不断成长,成为在企业培训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培训实体。继2006年被中国职协授予2005学习型组织--中国优秀组织奖后,经天津市经济委员会推荐,又连续两届荣获中国企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服务首钢战略发展 积极开展

十一五期间,首钢总公司紧紧围绕首钢搬迁调整战略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首钢改革发展各个时期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和三支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经营管理者培训、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和技能人才培训三个平台上,不断完善促学机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学技能、长本领、做贡献的积极性。四年来,职工参加各类培训年均达23.58万人次、人均59.15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重点人才与全员培训相结合

巴陵石化职工培训中心是集党校、在职职工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于一体的教育培训机构。现有专职教师67人(其中:副高职称22人,双师型教师47人),兼职教师161人。有中、高级考评员140人。中心在近几年来培训过程中,敢于创新,发挥公司教育整体优势,以企业生产发展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员工素质为目的,按照培训科学化、管理严细化、服务人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打造人才评价体系 为轨道交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成立于1992年12月,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负责广州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坚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广州地铁二号线先后荣获2003(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加强培训师和班组长队伍建设

胜利油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油气储运以及炼油销售等业务,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八个市的28个县(区),现有各类用工19.8万人,其中技能操作人员14.98万人,2008年生产原油2777.5万吨,工业产气量7.7亿立方米。多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紧密围绕油田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推行港口特色培训 促进员工

广州港集团向来重视员工培训,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企业持续保证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要点之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广州港集团教育培训中心不断改革创新,开创了员工培训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广州港集团教育培训中心在严格把好质量关的前提下以年均超过1万人次的培训量为集团内部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培训覆盖面广,培训类别齐全,平均每名集团员工每年至少到培训中心培

校企合作经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交流材料――云南省交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关于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的讲话等明确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要,与市场要求和劳动

湖南资兴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 推动跨越式发展

近日,从长沙传来喜讯,湖南郴州市高级营林技师黎广春同志获省技能人才的高荣誉―“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表彰,他是郴州市八名获奖者中唯一赴长沙领奖的首席技师,也是全省林业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技师。近年来,资兴市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订了《高技能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由组织、人事、劳动以及工会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每两年从能够解决生产、科研中的关键技术

苏州电力高级技工学校:紧贴行业企业需求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步伐

苏州电力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有40余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多年来,学校立足电力行业,紧紧依靠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尤其在面向企业员工能力提升培训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十五”期间,学校共为江苏电网系统培养高级工1.2万名,技师、高级技师3900名。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

浙江杭州新政鼓励高技能人才培养 培养人才企业能得奖

在杭州的劳动力市场,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有数据显示杭州市每季度的技工缺口达到了六七千人,这样大的缺口怎么样来补?今后每年,杭州市政府都要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行经费补助和奖励政策,今后每年将从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额度专门用于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个人参加技术培训都能获得政府的奖励。《办法》规定,对参加市劳动保障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