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河南省文明单位
▲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
▲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青年文明号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
▲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答:▲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河南省文明单位
▲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
▲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青年文明号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
▲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答:▲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河南省文明单位
▲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
▲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青年文明号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
▲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河南省文明单位
河南省文明学校
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
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青年文明号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格次;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助产等专业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
药理学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为高等职业教育省级综合实训基地
第三章招生条件、计划与报名要求
第三章招生条件、计划与报名要求
学校荣誉建校百年来,商医人秉承“明德、致爱、励学、善思”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形成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商医精神,在推动社会健康、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格次。
办学实力学校现设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学院、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教学院(部);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营养、护理(英语护理方向、ICU方向、老年护理方向等)、护理(中外合作办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及专业方向,涵盖医、护、药、技、管五大专业门类,面向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791人。
学校是河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是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药学专业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护理、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助产等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
学校校本部现有专兼职教师6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9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72人,有全国及河南省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及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中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36人,特聘教授12人。
学校建有先进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口腔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中医及康复治疗等实训教学中心,建有国内领先、功能完善的生命科学馆、校内模拟医院等。学校还是河南省第六批博士后研发基地,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学校老年护理培训基地是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抗病毒感染分子免疫学创新团队”被评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我校教师发表论文150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61篇,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593部,其中主编117部。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4项,国家专利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