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特色: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重点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培养未来需求型人才。中医药、老年服务、卫生防疫、医学技术、学前教育、社会服务、信息工程技术等重点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基本形成了医药卫生、师范教育与高职专科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师范教育特色:遵循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立足小学教育新要求,坚持”继承传统、创新驱动”原则,以“全科+专业+特长”为特色,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全科性”和特长教育,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师范教育的新型优势。
(三)人才特色:重视实践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优化“2+1”、“2.5+0.5”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建立更加科学的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毕业生知识技能扎实、能力素质突出、就业竞争力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一带一路”战略、陇药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在药学、护理、医学技术、学前教育、人文社会管理、理工技术等专业方向上,集中优势,重点发展。近年来与甘肃中医药大学共同建设医学、药学类专业,重点加强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文化传承、医学技术等领域特色专业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重视实践育人,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建立了科学的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毕业生知识技能扎实、能力素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近几年就业率稳步提高,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目前医药卫生、师范教育与其它应用型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今后将努力打造以陇药学、中药资源学、中医药养生保健、食品科学、医药文献学、医疗器械工程等为特色,医、工、文、管、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