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政策,充分考虑到人才在技术、产业、区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具有很广阔的前景,比如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养殖、车联网等行业,拥有双师创业型的强大师资队伍,在历届省、市物联网和移动应用开发技能竞赛中都获得优秀成绩。
该专业拥有一支业务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立足于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技能为目标,和众事达(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慧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名鞋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北星博辉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共同培养电子商务网站技术专员、电子商务运营专员、网络营销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等岗位人才,近年来培养的学生在厦门及周边电子商务行业供不应求。
厦门光电产业照亮海西、光耀全球,专业建在地方经济的增长点上,借助现代化区域性,特别是自贸区的优势,教学资源丰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闽台合作密切,就业前景广阔。
该专业拥有一支业务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立足于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构建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技能为目标,和众事达(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慧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共同培养电子商务网站技术专员、电子商务运营专员、网络营销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等岗位人才,近年来培养的学生在厦门及周边电子商务行业供不应求。
专业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新趋势、注重技术教育与文化艺术的融合,立足福建、厦门数字媒体产业,与网龙网络有限公司、火星时代教育、触控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构建工作室实践平台。专业参加福建省第三批IEETTAC-AD工程教育认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跟踪改进机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动漫制作”、“平面设计技术”项目屡获佳绩。
该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拥有一支业务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大部分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报考相应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范围广,近年来毕业生在厦门及周边地区供不应求。
智能电子行业是一个在人工智能、智能智造、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物联网等时代高速发展而成长的朝阳行业,厦门作为全国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生产、工程安装的基地,对智能终端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本专业在历届省技能竞赛中成绩优秀,为智能化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维护与智能化(物联网)工程应用、实施与运维的行业培养人才。
拥有专用实训场所、实训室。为学生学习先进的专业理念和现代的管理技术,拓展视野,积极创新,和就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理实一体化教学,该专业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教学方法,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视商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除商务领域常用日语外,学生还掌握国际贸易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基础,以商贸操作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行校企互动、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为“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CACTET)”联盟单位,与多家邮轮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豪华邮轮和高星级酒店的商务中心、休闲娱乐、前台服务中心、餐饮、客舱(房)、船上和岸上导游等服务管理工作,还可从事国际邮轮母港服务管理工作。
立足厦门市旅游业及其他商务服务业,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特长的服务和管理人才。坚持课堂教学和企业实习、实训并重培养人才原则,与厦门建发旅游集团、厦门王子饭店、厦航国际旅行社等企业有着长期合作关系。
本专业适应厦门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要求,致力于港口物流方向,学生所学除了一般港口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内容以外,还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码头业务操作、航运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适应厦门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要求,致力于企业物流方向,学生所学除了一般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内容以外,还掌握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以及快递物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的课程开设符合金融行业混业发展模式,涉及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证券交易实务、证券投资基金、保险理论与实务、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等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
本专业除了学习国际商务专业的主要内容以外,还培养学生掌握跨境电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专业是福建省教育厅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与训练,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就业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助学生毕业后为海洋及厦门地方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分享老师的经历和经验,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写下美好人生。
本专业秉承教育即生活成长及生活成长需要陪伴、教育即交流与沟通及生活成长需要交流与沟通等教育理念。专业开设由班主任上课的《大学生活与走向社会》、《社会规范与生命的支柱》两门系部统一的分享经历素养课程。本专业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的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诠释学生的参与权,让学生具有全面的获得感。
本专业开设有PLC课程群,单片机课程群,机械类及机器人课程群。通过后一年师傅带徒弟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后一年的师傅带徒弟式实践含以下并行内容:1、进入工厂由师傅带,学习技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学生由工厂发放实习补贴,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2、跟着老师研究真实的企业项目,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要求作出产品;3、跟着老师研究模拟的的企业项目或者老师以前的企业项目,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要求做出产品;4、参加或准备参加各种技能大赛;5、学生参加兴趣小组,进一步学精某一方面的技能;兴趣小组含:①、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②、走迷宫机器人。③、远程测量控制技术应用。
1.水产养殖技术专业
该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省级精品专业、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骨干专业,拥有一支企业经验丰富、行业影响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省级优秀教师团队,与数十家企业共建优质的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毕业生供不应求,个人成长空间广阔,不少校友已成为国内水产行业的领军人物。
专业立足于培养面向水产养殖行业生产一线,掌握水产养殖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胜任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繁育、养殖、水质监控、病害防治等岗位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该专业为省级高职教育精品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厦门市首批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对口率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校企合作企业覆盖食品研发、食品(药品)加工、食品(药品)销售等单位的多个岗位,能满足学生不同职业发展的需求。
专业主要面向食品生产、食品营销企事业单位,培养能适应食品行业对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检验、食品生产设备操作使用与维护、食品生产管理、食品质量管理、产品营销等应用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环境保护基本素质,掌握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价、水处理、水与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咨询、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商检技术专业
该专业自2006年开始正式招生,在近14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立足传统、贴近行业;工学结合、双元共育”的专业特色,以食品及其他商品检验检测为方向,贴近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行政和管理一线人才。
目前已和十几家全球和国内顶尖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专业拓展、生产实习、毕业实践、对接就业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优秀人才。2019年,商检技术专业加入了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与全国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保持密切而良好的互动。
5.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该专业主要面向营养与健康指导、食品与生物制品生产、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食品营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公共营养指导、食品营养评价、营养产品设计与生产、营养膳食设计、食品分析检测、生物产品技术、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通食品、强检验、善营养”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型应用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6.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是对接休闲渔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特色专业,行业收入较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校企合作企业覆盖海洋世界、水族繁育基地、水族店、水族养殖基地、水产饲料生产与销售企业等单位的多个岗位,能满足学生不同职业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水族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备观赏水族繁育、养殖(栽培)、养殖水环境监控、病害防治、饵料生物培养、水族工程设计、水族店经营与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会经营、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性的“老板型”创新创业人才。
7.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环境保护基本素质,掌握环境监测、水与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环境评价、环境咨询、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我系郭慧、林高举老师指导的团队获得全国“逆向建模创新设计与制造”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2.我系机电系制冷与空调技术教研室为海尔厦门工贸培训的服务工程师团队获得第八届中国家电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团体银奖,学员吴玉长生获得个人铜奖;
3.我系学生在2017年福建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两个二等奖、七个优秀奖;
4.我系两个创业项目分别获得2017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立项,各获3万元资助;
5.我系两个创业项目参加2017年第二届"海峡杯"福建(晋江)创新创业大赛复赛;
6.我系两个创业项目获邀参加厦门市2017年冬季创业项目推介会,并受到厦门卫视的报道;
7.我系创业项目《智慧渔业》获得2017年厦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8.我系辅导员刘晓晓老师获得第六届福建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四赛区复赛三等奖;
9.我系辅导员黄昆仑老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被厦门团市委评为“厦门会晤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被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
10.2018年荣获福建省“银联杯”公益微视频大赛三等奖。;
11.在2018年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支团队获得省级优秀团队,一人获省级先进工作者,一人获省级先进个人;
12.在2018年“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项三等奖、两项优秀奖。
13.在2019年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三个三等奖、七个优秀奖。
14.在2020年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三个三等奖、五个优秀奖。
以现代国际航运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 制定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值班标准公约(STCW78/10), 掌握航海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轮机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港口与航运管理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及营运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海上专业学生参加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获取海事局颁发的三副、三管轮适任证书。海上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具有军人的服从意识,克服困难的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便将来适应船舶工作岗位。
港口与航运管理等陆上专业与航运企业进行订单班合作,培养过程直接对接航运企业实际需求,以航运企业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导向设置学习领域,培养学生航运业务操作和营运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1.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前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0年的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具有97年悠久历史。
2.毕业生就业优势。学院自2007年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就业单位。学院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被省公务员局批准为由省级财政支持的“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3.海洋类专业优势。学院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船舶检验、水产养殖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等海洋类专业,专业建设在全国海洋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当前在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的大好形势下,需要大量海洋类专业毕业生为国家建功立业,就业前景美好。
4.专升本录取率高。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2016年学院专升本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71.83%,使广大想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实现梦想。
1.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前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0年的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具有96年悠久历史。
2.毕业生就业优势。学院自2007年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就业单位,2011~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100%。学院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被省公务员局批准为由省级财政支持的“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3.海洋类专业优势。学院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船舶检验、水产养殖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等海洋类专业,专业建设在全国海洋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当前在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的大好形势下,需要大量海洋类专业毕业生为国家建功立业,就业前景美好。
4.专升本录取率高。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学院专升本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75.4%,使广大想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实现梦想。
1.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前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0年的集美水产学校,具有95年悠久历史。
2.学院2011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厦门市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3.毕业生就业优势。学院自2007年连续八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就业单位,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100%。学院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被省公务员局批准为由省级财政支持的“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4.海洋类专业优势。学院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业务管理、船舶检验、水产养殖技术等海洋类专业,专业建设在全国海洋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当前在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的大好形势下,需要大量海洋类专业毕业生为国家建功立业,就业前景美好。
5.专升本录取率高。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学院专升本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75.4%,使广大想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实现梦想。
1.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前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0年的集美水产学校,具有95年悠久历史。
2.学院2011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厦门市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3.毕业生就业优势。学院自2006年连续九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就业单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100%。学院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被省公务员局批准为由省级财政支持的“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4.海洋类专业优势。学院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业务管理、船舶检验、水产养殖等海洋类专业,专业建设在全国海洋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当前在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的大好形势下,需要大量海洋类专业毕业生为国家建功立业,就业前景美好。
5.专升本录取率高。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学院专升本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72.7%,使广大想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