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学、康复技能临床实训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各类医院的康复科、专业康复中心、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康复疗养院、残联部门、运动队以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队等从事康复治疗、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1)国际交流
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读、基础英语(含听力、口语)、专业英语等。
(2)骨伤科学
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中医筋伤学、骨伤手术学、实验骨伤科学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中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队以及国(境)外中医医疗机构等单位从事针灸推拿和骨伤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
学制五年 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系统的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的复合型中西医结合医学应用人才。通过强化全科医学、预防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的复合型全科医学人才;通过强化美容医学、美容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兼具医学临床和专业美容能力的复合型美容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根据“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采用“2+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统一进行专业基础教学,第三年分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及美容医学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其中两年专业理论课学习,一年临床实践。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临床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卫生法规)、微生物与免疫学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2)全科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卫生法规)、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预防医学等。
(3)美容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中医美容学、美容化妆护肤学、美容保健营养学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各类医院及相关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卫生服务工作等;或在各级医院、美容机构从事医疗美容工作。
药学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药学类早开办的专业。根据21世纪人类健康与药学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营销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药学创新人才和药学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在充分融入药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树立大药学教育理念,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有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事管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药品生产、营销、使用、分析及检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究开发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工作。
中药学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药学类办学历史长、实力雄厚的专业。根据21世纪人类健康“回归自然”与中药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资源利用、种植、加工、生产、质量控制、营销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中药创新人才和中药学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我校药学类学科专业齐全及我省中药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促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中药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
就业去向
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分析与检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及药事管理、医药营销管理等工作。
制药工程
学制四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校在全国开办早的培养制药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具备医药学、制药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医药、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医药学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工业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自动控制、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中药工程学、药事管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生产、科技开发、工艺及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研究和相应的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药物制剂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唯一培养药物制剂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医院制剂的调配及合理用药、药品销售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药工程原理、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药事管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研究与开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医院制剂的调配及合理用药、药品营销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药物分析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唯一培养药物分析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具备医药学、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药学、药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药物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领域从事标准化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药物体内分析及毒物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物分析应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色谱分析、药物光谱分析、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中药分析、药物分析、计算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领域从事标准化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药物体内分析及毒物分析等方面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资源与开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生产、保护、综合评价、开发利用等能力,能在中药及相关领域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
立足我省及华东地区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结合我校药学类学科几十年的学科积淀,积极促进中药资源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中药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新产品开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
就业去向
从事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中药质量分析与检验、中药新产品及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药事管理、医药营销管理等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制四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化学、生物学、现代食品质量与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技术、品质管理以及功能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能在食品的加工、流通、卫生监督、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功能食品研发等领域从事食品检验、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评价、营养配餐监督以及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本专业为我校首批招生;充分发挥我校中医药学科整体优势,立足以食品的营养、安全、质量监控与保健为主体,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有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分析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免疫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配餐监督、食品安全、食品毒理、食品检验、食品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食品企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功能食品研发以及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生物制药
学制四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生物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学和药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具备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药物分析、生物制药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及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健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生物制药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
本专业充分发挥我校药学和生物学科优势,立足现代生物药物的生产与研发,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构建基础与应用并重,强化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分析化学、制药工程原理、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艺原理、生物药物质量与控制、生物药物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计算机。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生产、流通、质量控制、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相关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健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以及生物制品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康复治疗学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立足现代医学平台,突出中医养生与康复优势,强化现代康复技能,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熟悉中西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并系统掌握中医传统理论方法和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方法,能从事康复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性、实用性高级康复治疗师。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康复工程学、内外科疾患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各类医院的康复科、专业康复中心、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康复疗养院、残联部门、运动队以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队等从事康复治疗、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贸易方向)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制四年 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国际医药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培养了解医药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和中国外贸政策,具备扎实的医学贸易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医药贸易、市场营销以及医药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国际医药贸易实务、药物经济学、医药商品学、医药市场营销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医药电子商务、药理学、药剂学、营销心理学、医药企业管理等。
就业去向
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国内外医药贸易、药品市场营销、医药广告策划、药事管理等,也可从事与医药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应用心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素养,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具备中医临床医学基本常识,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等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认知心理学、精神病学、中医学概论、中医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
心理咨询机构、大中小学校、司法部门、各类医疗机构、体育运动等培训机构,以及与心理科学相关的咨询、教学与科研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学制四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组织理论与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医药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就业去向
企事业或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或人力资源专业研究与教学工作等。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学制四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扎实掌握经济学原理以及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具备医疗卫生及其相关原理的基础技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医药企业或医疗卫生及其相关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卫生法学、公共政策学、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临床医学概论、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概论、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电子政务、医院管理学、预防医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等。
就业去向
医药企业或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政管理、行政管理,或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制四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尤其是医药卫生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信息学基础、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学、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就业去向
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药卫生机构、各医药企业、金融、保险行业、科研机构、各类信息机构。
医学信息工程
学制四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医药信息工程学理论基础、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医药类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相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医药类信息系统(含医药类数据库等)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信息学基础、医药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医药软件开发、医学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就业去向
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医药企业、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科研单位等。
汉语国际教育
学制四年 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同时具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系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外文化交往以及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有较全面了解的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专业英语、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通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医学、中药学等。
就业去向
国家公务员、各类学校、新闻报刊、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文教学、英文教学;从事外交、外事、外贸、中外文化交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