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为学校艺术类重要专业,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具有“一专多能”的舞蹈教育人才,注重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和艺术综合素质能力。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动画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动画专业是湖北省动漫协会副秘书长单位,具有行业研发方面的明显优势。“厚基础,重细分”是动画专业的教学特色,学生经过严格的绘画基础能力训练后,再按照行业岗位细分化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入企业项目锻炼,努力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级“教师教育学科群”重要方向、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养(训)基地、校级重点设计学科支撑专业。

依托学校师范办学特色,将师范素养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围绕专业多维度打造核心课程,建特色方向群;引赛事磨实践技能、导项目练综合素质、融校企共建创业知识;构建实践为主线,将设计师转变为导师,将课堂转变为工作室、将赛事活动转变为展厅的“一主线三转变”的式培养模式。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是学校较早成立的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软装设计、展示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为学校艺术类重要专业,主要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具有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具有复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业去向:可在中小学担任美术教师,在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教育机构等领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
专业特色与优势:

2019年本专业被评为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2018年“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开拓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新领域,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模式。本专业有8名教师获湖北省“名师示范课堂”表彰。2018年学院获批“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本专业学生连续7年考研升学率、高质量就业率位居学校首位,其中2020年考研升学率达50%。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占65%,博士教师达40%。本专业依托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新型高性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研发中心、湖北省BIM智慧建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级平台,先后建成“绿色能源材料应用研究所”、“工程实训中心”以及无机材料实验室、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复合材料实验室、现代水泥生产模拟控制室等9个实验室。本专业先后在30多家大型企业建有实习就业基地,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技创新和实习实践岗位。本专业实施“导师制”,学生从大二开始接受导师指导,大三进入科研团队学习。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由传统建材向绿色建材转变,并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领域进行选择性突破,形成绿色建筑材料与新能源材料专业子方向,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使学生具有综合优势和竞争能力。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为适应国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加强技术研发应用”等要求,本专业积极推广BIM技术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用,成立BIM技术应用工程中心,与企业联合组建BIM智慧建造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湖北省BIM智慧建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BIM相关软件技能实训及资格认证,开展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观摩、交流和推广,加强装配式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育。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打通教学、考核、认证、实习、就业等各个环节,为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培养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来源:2020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大型工程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的发展趋势,本专业重点推广工程管理信息化、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教育,配合智慧城市建设与工程建设行业转型升级,依托省级BIM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实训课程以及实际工程项目,开展BIM类相关软件的技能实训,培养学生系统掌握BIM技术及应用的实务技能,实现所学技能与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
来源:2018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八届“行知实验班”招生简章
培养特色

(一)“模块递进式”的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由“课堂教学技能→教师口语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书写技能→课堂教学生动性修炼”五大模块构成并逐级递进,教学形式包括专项技能实训、微格教学、案例研讨、教学观摩、教学见习、伴岗实习,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二)“三导师协同”的学业辅导

师资团队由大学教师、省市教研室中小学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三支队伍构成,全程参与课程教学与学生辅导。每位实验班学员会被安排一名学业导师,学业导师负责学业指导和科研实践训练。学业导师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构成学业辅导“三导师”。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行知实验班的教学强调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流程分解法、案例教学法、自主修炼法、名师示范法、角色协同法、任务驱动法等。

(四)“名校体验式”的实习实践

精选优质武汉市中小学校,如华师一附中、武汉中学、武珞路中学、华科附中、武汉小学、武昌实验小学、水果湖小学等名校作为实验班学生的见习与实习学校,对实习授课时数严格要求,派实习带队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实习生的听课、教学研讨与备课、授课活动,实习结束后开展集中总结与反思活动。

(五)针对性的入职考试强化训练

行知实验班的就业目标明确,就是为中小学打造优秀教师。依据“国标省考县用”的原则,行知实验班注重加强入职考试的针对性培训,同时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