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价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湖北排名:62 十堰排名: 14
  • 更新日期: 2023-02-04 14:38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719-8207954
  • 网址: http://kjxy.huat.edu.cn/
  • 学校地址: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商贸)
培养特色

本专业凸显英语与“商贸”相结合, 以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依托,适当突出商务、国际贸易知识,体现商贸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商务贸易实操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2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

商务基础口译、国际贸易、外贸实务、 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特色

国际经济为主体,国际汽车贸易、汽车金融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贸业务和汽车金融业务实践能力以及研究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设计。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特色

(1)本专业根植于培养学生财务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并将数据采集分析从传统财务会计延伸到内部管理的过程数据和跨行业数据,注重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为管理决策提供全过程数据;

(2)本专业课程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会计规则训练,同时注重学生对全价值链业务流程的认知以及学生信息化能力提升;

(3)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会计规则类课程、业务流程类课程、管理决策类课程、信息化类课程,从不同的知识能力需求实现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围绕汽车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办学,努力对接汽车行业物流人才需求,突出汽车行业特色,开设了《汽车概论》、《汽车企业物流管理》等与汽车行业紧密相关的课程;本专业充分利用背靠东风汽车公司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办学,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与共享双师型师资;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应用导向,坚持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有效缩短毕业生与企业实际要求的距离。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汽车营销)
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我校车辆工程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优势,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基础知识;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夯实专业知识;通过校企协同产学研育人及全过程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专门的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国内特大型汽车企业——东风汽车公司为依托,以汽车产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和企业实践基地等教学平台为支撑,以汽车特色系列创新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汽车技术服务能力,培养既擅长汽车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服务的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国内特大型汽车企业——东风汽车公司为依托,以汽车产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和企业实践基地等教学平台为支撑,以汽车特色系列创新活动为载体,凸显新能源汽车、汽车传动与电子控制技术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学科特色,培养掌握现代汽车设计方法、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达到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务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动手和数字化设计能力强,深得国内汽车相关企业的欢迎和好评。近五年我院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调查显示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的工作与专业保持着85%以上的高相关度。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软件开发过程控制与开发技术的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人才,按学习软件工程的知识规律安排基础理论,对专业课程在课程之后安排以汽车工业信息化作为应用对象的集中实践,兼顾汽车应用的领域知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内容,突出实践性和工程性,侧重于培养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兼顾应用软件分析设计能力、维护能力,实行一年级基础训练、二年级能力训练、三年级专业训练、四年级工程训练的培养模式。

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的大工程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专业实验室等实训基地为支撑,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汽车电子)
培养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以东风汽车公司为工程背景,以汽车电子为载体,形成专业方向特色。

构建与汽车电子相结合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覆盖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涵盖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及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和应用,既注重电子器件与系统、通信与网络的联系,又有低频和高频的结合,特别是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汽车电子工程领域,课程体系有特色。

全面实施“3+1+X”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汽车电子为载体,以基本理论和技术应用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以累计1年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素质培养以及X项创新项目的实践,将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贯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有特色。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注重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输变电工程和工业电气控制为主要培养方向。强调本专业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融合,使学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领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电力电子、汽车电气等较宽的领域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汽车产业为背景,以运动控制为核心,强调自动化系统中的强弱电结合、硬软件结合,使学生在自动化系统特定工程领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特色

结合本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的大工程背景,本着“回归工程、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理念,以汽车信息数字化技术为主线,融合汽车行业实际工程案例,利用校企工程训练基地和平台,开展渐进式的工程教育,致力于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特色

1.本专业充分利用背靠东风汽车公司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办学,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与共享双师型师资;

2.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应用导向,有效缩短毕业生与企业实际要求的距离。

3.教学内容与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相结合,逐步形成以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ERP为载体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构造模拟、情景及实景“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型人才。

5.专业代码、学制与学位

专业代码: 11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6.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7.核心课程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数据库系统概论、程序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A、J2EE程序基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战略规划、项目管理。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培养特色

4.1依托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按照“三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实现“重基础、强应用、宽专适度”的人才培养规格,保证了毕业生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又有专长,适应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

4.2充分利用背靠东风汽车公司的有利条件,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在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时间安排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毕业生具有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4.3突出汽车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增设汽车制造中成形加工工艺与技术内容,工艺实例尽可能采用汽车生产的案例,以使学生熟悉汽车制造中的材料成形技术。

5.专业代码、学制与学位

专业代码:080203(工学机械类)

基本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6.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工程

7.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材料工程基础、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

来源:2020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技术)
培养特色

结合本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的大工程背景,本着“回归工程、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理念,以汽车信息数字化技术为主线,融合汽车行业实际工程案例,利用校企工程训练基地和平台,开展渐进式的工程教育,致力于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2019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招生章程
办学特色

依托东风公司大工程背景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人才与学科基础,围绕汽车产业链发展学科特色,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继承校本部“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因材施教,严格管理,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意识,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