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自筹建以来经过了七年的发展,从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跟佛山“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规划,根据佛山区域物联网应用领域相关专业岗位近万人的就业需求,紧密与佛山软件园、佛山物联网行业、佛山软件和网络企业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岗位就业的过硬技能为主,以优质岗位创业为支撑,课程设置围绕社会发展不断改革。通过师资团队的不断优化,实训条件的不断升级,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明显而且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全国和省内的综合实力在不断提升。
2014年,本专业立项为广东省重点专业,2015年,获批立项广东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通过近年来的专业建设和积累,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广东省开办此的院校中基本上位于前3名,而且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特色,在广东省内甚至国内都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近三年来,有10几名教师、60多名学生在全国和广东省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和“软件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其中2016年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赛项广东省选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并代表广东参加2017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本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岗位化、方向化、个性化”三维人才培养模式。
三维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坚持将人才培养以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为要求,实施职业化人才培养,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专业依赖职业岗位群理念,结合专业人才需要,选取“生产管理、ERP项目实施、系统维护和管理、系统开发、产品销售”多个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的学习方向,实施人才培养。依赖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知识积累,有区别加以方向定置选择,达到因材施教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本专业为增强专业核心ERP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方案等。目前已在佛山市金哲科技有限公司(金蝶佛山代理商)、佛山市浩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名软软件有限公司、中软国际(广州)、广州善领科技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本专业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保障体系。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定向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直接参加企业信息化应用人才订单培养计划,通过考核可推荐到用友、金蝶、SAP、oracle等战略合作伙伴的信息化部门就业。
本专业为学院重点支持专业,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已建立功能齐全的移动互联实训室和苹果IOS体验中心,实训实践条件优越。
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技能培养、项目实训、企业实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移动应用编程技巧,培养学生开发移动互联项目的综合能力,胜任真实项目开发的需求。
本专业依托南方数据科学研究院、佛山软件产业园实训实习基地、中国电信实训实习基地、网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实习基地、蓝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实习基地、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实训实习基地、倚天计算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实训实习基地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培养佛山及珠三角经济建设急需的网络技术和网站设计人才。
本专业高度重视技能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广东省举办的各类“网页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形成了“学知识、比技能”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基本形成了“人人练技能、个个讲素养”的良好氛围。本专业近五年在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成绩显著。
纺织材料专业是以纤维及纤维集合体材料的认知与表征为主体的学科,其与纤维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精密测量仪器、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生物与组织工程材料、表面与界面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并与工程联系紧密。纺织材料专业的知识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纺织、造纸、皮革、膜工程与技术,以及纤维及其制品检验与评价的测量学和仪器学。
专业设置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布局为依托,行家参与教学,课证实现融通,实训环境优越,教学模式新颖,校企合作深入,就业前景广阔。
1、实施“专业负责人制”。为各专业由专业负责人从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建设及工学结合等方面带领教学团队完成各项工作。
2、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积极探索和实施符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方向)采用“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采用“阶梯式”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采用“333”人才培养模式等。
★专业群:
1、市场营销专业群
(1)市场营销就业方向:营销策划、市场开拓、渠道与店面管理。
(2)电子商务就业方向:网络和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维护和管理、网络信息收集与整理、营销和客户服务。
2、工商管理专业群
(1)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方向:绩效薪酬策划与管理、社会保障与劳资管理、招聘培训策划与实施等。
(2)物流管理 就业方向:物流配送、采购、运输、仓储管理、信息管理等。
(3)连锁经营管理就业方向:门店店长、店长助理、门店部门主管及总部(总公司)门店开发、门店加盟推广、商品管理、营销管理、采购配送等岗位或自主创业。
3、国际贸易专业群
国际贸易实务就业方向:进出口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外贸跟单等
4、财务会计专业群
会计电算化就业方向:财务核算、出纳、成本计算、税务会计、电算化数据录入与管理、财务预算与管理、审计、税务代理、代理记账、统计、仓管等。
★教学成果:
※课程建设
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教育》
院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获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生获奖情况:
国家级
1、关俏文和丁敏津夺得2011年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两个个人特等奖;林贵贤、李健欣等10位同学组成两支参赛队伍获得两个团体特等奖。
2、赵统洲、蔡庆娜、吴丽君、刘晓云、纪婷婷、许洁瑜、陈东林、郑瑞娟、邓丽容、莫梦岚获得2011年建行“e路通”杯首届海峡两岸(第四届大陆地区)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专科组商务模式创新主题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3、黄梅英、江思颖获得2011年“新华锦杯”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个人优秀奖
4、胡冬萍、黄少芳、郑茵茵获得2010年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5、黄彩虹、洪杨鸿、梁慧冰、柯坤胜、庞秋幸获得2010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三等奖。
6、莫丽英获得2010年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个人组一等奖;莫丽英、麦雪莲、郑彩娟、郑元珠、汪清兰获得2010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暨第四届ERP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7、陈卫南、卢佑乐、陈英杰、宋振鹏、陈楚浜、余荣洲获得2010年第五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全明星锦标赛男子组第三名;何咏欣、刘秀芳、蔡庆娜获得2010年第五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全明星锦标赛女子组第四名。
8、陈芷媚、谭静仪、张丹萍、李碧香、冯琦云获得2009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暨第三届ERP技能大赛三等奖。
省级
1、何晓清、区慕贞、陈健聪获得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团体三等奖和佳组织奖
2、陈海芸获得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丙组跳远第四名、欧绍荣获得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丙组铁饼第三名、黎贵丹获得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丙组铅球第七名
3、陈滨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比赛二等奖、杨杏菲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比赛三等奖、杨泽杭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比赛三等奖
4、林晓霞、陈静音、温小丽、吴婷婷、林结仪获得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二等奖;林晓霞等五位同学获得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团体优胜奖
5、欧思毅、何凤仪、甄铁铮获得2009年第十届“挑战杯”聚晖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市级
1、经管系团总支在2010年度佛山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评比中获佛山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
2、黄利欢、陈国基获得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佛山赛区志愿服务杰出志愿者;张礼萍等18人获得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佛山赛区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
3、叶晓霞、陈俊樾、辛秀花、杜慕萍、冯春燕获得2009年“佛山创意产业园杯”珠三角高校创意创业大赛优胜奖
★ 校企合作(含活动图片(近3年)和合作单位)
………………………………….
※校企合作企业: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公司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顺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名匠轩家具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佛山医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
沃尔玛佛山季华店
佛山新港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开办专业及方向,紧跟佛山“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规划,立足5年内佛山区域网站设计与物联网等专业岗位近万人的就业需求,紧密与佛山软件园、佛山物联网行业、佛山信息网络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岗位就业的过硬技能为主,以优质岗位创业为支撑,课程设置围绕社会发展不断改革。本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下,已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培养专业人才近1000人。
物联网,新兴产业,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国家高度重视,是未来佛山及珠江三角洲的支柱产业,物联网技术相关工作将是近十年热门和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专业设置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布局为依托,行家参与教学,课证实现融通,实训环境优越,教学模式新颖,校企合作深入,就业前景广阔。
1、实施“专业负责人制”。为各专业由专业负责人从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建设及工学结合等方面带领教学团队完成各项工作。
2、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积极探索和实施符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方向)采用“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采用“阶梯式”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采用“333”人才培养模式等。
★专业群:
1、市场营销专业群
(1)市场营销就业方向:营销策划、市场开拓、渠道与店面管理。
(2)电子商务就业方向:网络和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维护和管理、网络信息收集与整理、营销和客户服务。
2、工商管理专业群
(1)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方向:绩效薪酬策划与管理、社会保障与劳资管理、招聘培训策划与实施等。
(2)物流管理 就业方向:物流配送、采购、运输、仓储管理、信息管理等。
(3)连锁经营管理就业方向:门店店长、店长助理、门店部门主管及总部(总公司)门店开发、门店加盟推广、商品管理、营销管理、采购配送等岗位或自主创业。
3、国际贸易专业群
国际贸易实务就业方向:进出口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外贸跟单等
4、财务会计专业群
会计电算化就业方向:财务核算、出纳、成本计算、税务会计、电算化数据录入与管理、财务预算与管理、审计、税务代理、代理记账、统计、仓管等。
★教学成果:
※课程建设
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教育》
院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获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生获奖情况:
国家级
1、关俏文和丁敏津夺得2011年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两个个人特等奖;林贵贤、李健欣等10位同学组成两支参赛队伍获得两个团体特等奖。
2、赵统洲、蔡庆娜、吴丽君、刘晓云、纪婷婷、许洁瑜、陈东林、郑瑞娟、邓丽容、莫梦岚获得2011年建行“e路通”杯首届海峡两岸(第四届大陆地区)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专科组商务模式创新主题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3、黄梅英、江思颖获得2011年“新华锦杯”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个人优秀奖
4、胡冬萍、黄少芳、郑茵茵获得2010年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5、黄彩虹、洪杨鸿、梁慧冰、柯坤胜、庞秋幸获得2010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三等奖。
6、莫丽英获得2010年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个人组一等奖;莫丽英、麦雪莲、郑彩娟、郑元珠、汪清兰获得2010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暨第四届ERP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7、陈卫南、卢佑乐、陈英杰、宋振鹏、陈楚浜、余荣洲获得2010年第五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全明星锦标赛男子组第三名;何咏欣、刘秀芳、蔡庆娜获得2010年第五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全明星锦标赛女子组第四名。
8、陈芷媚、谭静仪、张丹萍、李碧香、冯琦云获得2009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暨第三届ERP技能大赛三等奖。
省级
1、何晓清、区慕贞、陈健聪获得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团体三等奖和佳组织奖
2、陈海芸获得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丙组跳远第四名、欧绍荣获得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丙组铁饼第三名、黎贵丹获得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丙组铅球第七名
3、陈滨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比赛二等奖、杨杏菲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比赛三等奖、杨泽杭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比赛三等奖
4、林晓霞、陈静音、温小丽、吴婷婷、林结仪获得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二等奖;林晓霞等五位同学获得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团体优胜奖
5、欧思毅、何凤仪、甄铁铮获得2009年第十届“挑战杯”聚晖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市级
1、经管系团总支在2010年度佛山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评比中获佛山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
2、黄利欢、陈国基获得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佛山赛区志愿服务杰出志愿者;张礼萍等18人获得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佛山赛区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
3、叶晓霞、陈俊樾、辛秀花、杜慕萍、冯春燕获得2009年“佛山创意产业园杯”珠三角高校创意创业大赛优胜奖
★ 校企合作(含活动图片(近3年)和合作单位)
………………………………….
※校企合作企业: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公司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顺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名匠轩家具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佛山医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
沃尔玛佛山季华店
佛山新港
学校荣誉学校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硕果累累,建立了广东省数字化纺织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数字化纺织服装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数字化纺织服装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省级科研平台,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专项等科研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依托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深厚的行业背景,牵头组建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产学研一体合作模式。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培训,累计完成社会培训约19.38万人次,助推广东纺织业转型升级。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优质就业成果显著。学校努力打造优质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3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奔赴全国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认可,为珠三角、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不断推进优质就业,先后荣获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中国纺织服装校企合作示范院校、广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