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位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苏南地区,地域优势明显,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苏州所辖的四个县级市又是外资投资十分集中的地区,地域优势十分明显。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设置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我院应届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学院2012年、2014年连续两次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依托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苏州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优质师资,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奖助体系健全,每年各类奖学金获奖人次超过在校学生数的30%;国际合作交流广泛,每年均有为数众多的学生前往交流和学习;学生组织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专业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
学院位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地域优势明显,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苏州所辖的四个县级市又是外资投资十分集中的地区,地域优势十分明显。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设置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我院应届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学院2012年、2014年连续两次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依托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苏州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优质师资,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奖助体系健全,每年各类奖学金获奖人次超过在校学生数的30%;国际合作交流广泛,每年均有为数众多的学生前往交流和学习;学生组织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专业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
学校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300强”中,位居第31名。
办学成果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和师资选聘均与苏州大学相关学院共建和考评,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跨专业、年级、课程平台自由选课;课程菜单化,由学生根据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位课程和总学分要求,自行组合四年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内容;学制弹性化,学生可提前或推迟完成学业;实施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第三学年末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凡考核通过者,可于第四、第五学年完成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任务;实施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辟“1+2+1”、“2+2”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2012年已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学生校际交流合作的培养项目;实行管理网络化,学生选课、课表查询、考试查询、成绩查询、交费查询等各个管理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每个学生一张菜单,所有信息及时、透明、高效;重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各项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竞赛三等奖和江苏省非理科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学院教学设施全程,并创设驾驶培训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