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应用人才改革试验区】
采取科学任务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全程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选拔兴趣爱好学生和发掘其机器人应用研发潜质,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提高学生跨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行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后续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定位】
面向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智能硬件、智能软件、智能控制、无人系统、智能化管理与设计、智能化机电产品等各领域,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国际化标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人才。
【先进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
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为依据,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贯彻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先进教学理念,坚持“科学任务带动”、“学生兴趣主导”“企业全程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专融合”的学风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育人功能,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追求卓越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工程师。
【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方面】
学生可参加各种围绕机器人领域应用研究的科技项目,通过设立课题,从一年级开始到四年级分别进行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训练,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将专业实验与科研训练融为一体,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高,实现“学以致用、研以致用”。形成多专业交叉融合解决科学问题的教学改革创新思路。研究与实践智能驾驶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开拓了国际化人才交流培养的新途径。
【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院汇聚优势师资力量,拥有一支由专任骨干教师及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11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
【先进的机器人实践基地】
学院建有省内首屈一指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验创新中心,是省内唯一建设完成的机器人实验室,使用面积近600平方米,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设备及设施,为教学和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业底蕴与发展】
自动化专业底蕴深厚,创办于1983年,其前身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全国普通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湖南省教委重点建设专业。1999年升本后改为自动化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第一批本科专业。2020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以一本招生。
2001年被批准成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
2006年自动化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2007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2011年自动化专业教研室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
201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2016年被批准为湖南省专业改革试点专业
2018年被评为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2018年自动化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评为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
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并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受理
2020年自动化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被评为湖南工程学院唯一的“高峰”学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学科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并逐步建立了纺材实验室,纺织、针织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等,拥有具专业特色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可供本科生进行课题的研讨。
材料化学专业是化学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中十分活跃的专业,对于科学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21世纪化学发展中的重要学科。本专业密切联系国民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实际,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引入新思想、新概念,将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手段、应用前景、发展趋势等前沿知识适当地引入本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中,以培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高级复合人才为特色,理工兼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软件设计开发方法,接受软件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Web、移动端应用和嵌入式系统程序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新软件技术进展信息;
2、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4、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
5、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以及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诚信与法律意识。
本专业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引入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个人职业技能、团队能力和系统的构建与调控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诚信、职业道德与责任培养的基础上,实施以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为载体,以实践性和探索性软件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实践促进核心知识学习与素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继续深造的空间。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具备仪器仪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课外,主要开设: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测量总线与虚拟仪器、测控电路、视觉检测技术等课程。
立足湖南、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建立与之紧密联系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坚持“以生为本”,多项管理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化、优化发展;坚持“以用为先”,多项学生支持政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教学以跨学科的方式构建理论课程群,采用模块化教学,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循序渐进地分模块实施;英语教学实施多维度教学模式,采取分组制、导师制和周末雅思培训班等手段,实施“分级教学、层次培养”。
2019年我校高等学历教育开设79个专业,其中“专升本”专业46个、“高升本”专业26个、“高升专”专业7个,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建筑、管理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学科工科特色日益彰显突出,广受社会欢迎和学员青睐。
目前,我校高等学历教育开设有:45个专升本专业、29个高升本专业、7个高升专专业,初步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建筑、管理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学科工科特色日益彰显突出,广受社会欢迎和学员青睐。
引进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倡导小组学习(GroupStudy)方式,辅之以Coursework,Presentation,projectinterimreport,projectfinalreportandexamination等多种评价方式方法,注重过程教学与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实现“知识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向“问题导向型”转变。
充分引进外方合作学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学生不出国门便能享受世界名校优质教育资源,接受国际先进理念、先进知识、先进方法的教育。引进外方师资,促进教学与学术交流,中方教师在外方教师授课期间全程参与听课,共同组织学生辅导答疑。
目前,我校高等学历教育开设有:45个专升本专业、29个高升本专业、2个高升专专业,初步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建筑、管理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学科工科特色日益彰显突出,广受社会欢迎和学员青睐。
引进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倡导小组学习(GroupStudy)方式,辅之以Coursework,Presentation,projectinterimreport,projectfinalreportandexamination等多种评价方式方法,注重过程教学与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实现“知识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向“问题导向型”转变。
充分引进外方合作学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学生不出国门便能享受世界名校优质教育资源,接受国际先进理念、先进知识、先进方法的教育。引进外方师资,促进教学与学术交流,中方教师在外方教师授课期间全程参与听课,共同组织学生辅导答疑。
目前开设有31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初步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建筑、管理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学科工科特色日益彰显突出,广受社会欢迎和学员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