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元旦、“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学校都要组织全校性的大型文艺演出晚会;每学期都要组织时装秀、辩论赛、书画展、演讲比赛、棋牌比赛、仪式、主持人比赛、“篮球争霸赛”和校园歌手大赛等,既锻炼、推出大批多才多艺的特长生,也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依靠强势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解除学生家长“毕业就失业”的后顾之忧。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遵循“一次就业不算就业;无工资保证的就业不算就业;无后续跟踪服务的就业不算就业”的就业安置理念,与全国上千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育人关系,在学生就业集中地方常年设立办事处,形成了强大的安置网络和跟踪服务体系。学生入学时,学校就与学生和家长签订《就业保障合同》,承诺1.保证百分之百安排工作;2.每月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优秀毕业生可达6000元以上。3.学生毕业五年内,对工作不适宜或不满意者,学校将免费进行调整和跟踪服务,直到满意为止;4.如学校违约,将赔偿学生人民币20000元;5.愿意在建水就业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建水工业园区各企业,工资以各企业的标准为准。目前,学校毕业和顶岗实习的学生遍布“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全国广大地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正是这些“培养一个学生,等于拯救一个贫困家庭”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使得学校赢得了广阔的生源市场。
办学实力依靠投入彰显办学实力。学校拥有独立办学用地200余亩,上亿元的办学资产,校舍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运动场地1万多平方米和绿化面积5千余平方米,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运动区、绿化休闲区等功能齐备且分明,购置有可以供7500名师生使用的生活设施。校园花团锦簇,环境优美宜人。对应所开设的、以工科为主的骨干专业,开辟了实训车间,拥有省内先进、完善的实训设备,特别是数控、汽修、电子、服装四个专业的装备堪称一流,夯实了办学的硬实力。
依靠系统前卫的理念文化谋求发展。办学伊始,学校就遵照国家“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职教方针,坚持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服务“三农”,服务高考无望的考生,以“办政府满意的教育,办企业需要的教育,办人民欢迎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教育”为己任;确立了“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贫困家庭,服务经济建设,为现代企业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办学方向;摸索出了“以素质教育为龙头,办学市场化,教学专业化,经营企业化,就业服务化”的办学思路;抓好“平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三个教育;实施“订单式培养,式教学,封闭式管理,军事化训练,个性化发展”的育人方略;以“把农民转化为市民,把无业青年转化为企业职工,把贫困家庭转化为富裕家庭”为己任。这些富有时代精神的前卫系统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心、民意和市场需求,成为学校赢得人心的软实力。
依靠教师打造教育品牌。学校坚持实施“名师兴校”战略,面向全国广招教育英才,遵循“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的理念、给教师压教学和管理的担子,报酬与工作量挂钩,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教育实践;遵循“培训是大的福利”理念,采用岗前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定向培养、选派青年教师赴省内外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着力建设“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师资团队。以“爱心、责任、服务、奉献”为师魂,以“爱心多一点、责任强一点、服务好一点、奉献增一点”的精神风范,换取“学生进步大一点,家长放心多一点,社会满意高一点,学校竞争力强一点”的成果。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去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让学校成为莘莘学子健康成长的的摇篮,这是学校巧实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