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温州大学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分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随着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学专业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仅只是统计数字,而是包含了调查、收集、分析、预测等。本专业拥有温州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弗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统计学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学生就业潜力巨大。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统计学基础,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适应信息管理、经济金融、银行证券等行业的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预测与决策、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以及学校或科研部门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数学已成为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未来的世界是科学化的世界,而未来的科学是数学化的科学。
同学们,殷切期待你们的加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海洋大学
一、考查目标
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之海岛开发与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求解较为复杂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问题的能力。具体讲,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能够计算事件的概率、一些常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理解点估计、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
的统计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经典模型的点估计、区间估计及检验问题;熟练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分*10=40分);填空题(4分*5=20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0分),共计150分。
2、内容结构
随机事件和概率(1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6%);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2%);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5%);样本及抽样分布(12%);参数估计(10%);假设检验(10%);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1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1.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完备事件组 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基本性质 古典型概率 几何型概率 条件概率 概率的基本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独立重复试验
2.考试要求
(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理解概率和条件概率的概念,握概率的基本性质,计算古典概型概率和几何概型概率,掌握概率的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公式等;
(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 分布函数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规律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伯努利试验 0-1分布 重伯努利试验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 正态分布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
(2)理解离散性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式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应用;
(3)掌握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
(4)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其应用,其中参数的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为
(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考试内容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 条件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
2.考试要求
(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3)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理解随机变量的不相关性与独立性的关系;
(4)掌握二维均匀分布和二维正态分布,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5)会根据两个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概率分布,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概率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 几种重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 协方差 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2.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的数字特征;
(2)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五)大数定律及中心权限定理
1.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2.考试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2)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并会用相关定理近似计算有关随机事情的概率。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考试内容
总体 个体 简单随机样本 统计量 经验分布函数 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和样本矩阵 分布 t分布 F分布 分位数 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2.考试要求
(1)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
(2)了解分布、 t分布和F分布的概念和性质,了解标准正态分布、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上侧分位数,会查相应的数值表;
(3)掌握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4)了解经验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七)参数估计
1.考试内容
点估计的概念 估计量与估计值 矩估计法 大似然估计法 置信区间
2.考试要求
(1)了解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
(2)掌握矩估计法(一阶矩、二阶矩)和大似然估计法;
(3)掌握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单侧置信上限与单侧置信下限。
(八)假设检验
1.考试内容
原假设 备择假设 单边检验 双边检验 显著性水平 拒绝域 显著性检验
2.考试要求
(1)了解假设检验的概念(原假设、备择假设、单边检验、双边检验、显著性水平和拒绝域),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2)掌握单个正态总体的参数的检验;
(3)掌握分布的 拟合检验。
(九)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
1.考试内容
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线性假设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系数和函数值的估计
2.考试要求
(1)掌握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2)掌握线性假设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回归函数值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四、推荐书目
1、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杨晓平,李长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801《海洋科学导论》
一、考查目标
海洋科学导论主要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为主,要求考生了解海陆分布形态,熟练掌握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变化,深入理解海水各种运动,了解海洋水团、海洋环境调查、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并能够结合中国近海进行分析。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或论述题,共计150分。
2、内容结构
海陆分布、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温度、盐度、密度分布变化(40%)、海水运动(40%),中国近海区域海洋(2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海陆分布形态
海洋的划分、海洋地形包括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的地貌形态。
2、海水特性和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
1)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海水的主要热学性质:,海水盐度的定义,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海冰的形成和性质,海洋声学与光学现象,海水中的溶解氧、PH值和营养盐。
2)海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变化
海洋的热收支平衡方程、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的水量平衡方程、海水盐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3、海水运动
1)海洋环流
海流的定义、表示法、成因、分类、所受的作用力,地转流和风海流的概念及特性,大洋表层和中国近海的环流。
2)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波浪要素、表示法,小振幅重力波的特性,有限振幅波的特性,海洋内波的特性,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的特性,风浪和涌浪的特性,浅水区海浪的变化,中国近海的波浪。
3)潮汐
潮汐现象、潮汐要素、潮汐类型,潮汐产生的原因,潮汐静力理论,潮高和潮时的计算,潮汐动力理论,三种形态海区的潮汐和潮流,世界大洋近岸及中国近海的潮汐和潮流。
4、中国近海区域海洋
中国近海的自然环境概况,水文状况,水团与环流分布。
802《数学物理方法》
一、考查目标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海洋学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古典物理问题的数学方法,目的在于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工具,巩固和深化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对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深度开展研究生期间课题研究的能力进行初步训练和基础巩固。本课程的考查目标是:(1)掌握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特殊函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解题计算方法;(2)掌握把物理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并求解,同时根据所求得数学结果对物理过程及原理作出解释。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浙江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30分)、简答题(50分)、计算题(70分),共计150分。
2.内容结构
复变函数论(50%),数学物理方程(5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复变函数论
掌握:(1)复数三种形式的表达与相互转换;(2)复变函数导数、解析等基本概念和判定;(3)判断导数是否存在和函数、是否解析的方法;(3)应用原函数法计算积分;(4)利用柯西公式计算围路积分;(5)解析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6)环域中解析函数的洛朗级数展开及应用;(7)留数计算及留数定理应用;(8)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和定义在有限区间上的函数的傅里叶展开;(9)非周期函数的傅里叶变换;(10)函数的性质及其傅里叶积分形式;
理解:(1)单通区域和复通区域的柯西定理,并能用它们来计算复变函数的积分;(2)幂级数收敛圆的计算及其性质;(3)孤立奇点的分类及其类型判断。
了解: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并能从已知调和函数或,求解析函数。
2.数学物理方程
掌握:(1)齐次方程的分离变数法;(2)数学物理方程的傅里叶级数解法;(3)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判定及处理;(4)根据题意正确写出常用的各类定解条件及定解问题;(5)勒让德多项式的性质及其母函数;(6)球坐标系下关于极轴对称的拉普拉斯方程的解法;(7)三类柱函数表示贝塞尔方程的通解形式;(8)用格林函数表示泊松方程及其边界条件下的通解形式;(9)用电像法求解格林函数。
理解:(1)球函数方程;(2)勒让德方程的解;(3)轴对称球函数;(4)格林公式;(5)格林函数解法。
了解:(1)数学物理方程的建立与意义;(2)三大类数学物理方程形式(波动方程、输运方程和稳定场方程)的推导;(3)泊松方程的解法;(4)一般球函数的形式及其性质。
四、推荐教材
1.《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梁昆淼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2.《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胡嗣柱,倪光炯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浙江财经大学
1.业务课二参考书目
统计学(自命题),参见教育部有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考试内容范围(指导意见)
《统计学》,李金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复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李金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统计学》(第4版),李金昌、苏为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加试参考书目
《统计预测》,洪兴建、惠琦娜,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5版),(美)杰弗里·M·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宁波工程学院
应用统计学——理学院 0574-87610251 招生群: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符合学校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根据2018年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排名(第三方评价),本专业全国排名第37位,名列比例前21.89%。
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背景下,本专业定位于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宽口径理科教育。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具有将统计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具备统计调查和统计信息管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具有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能力,具备现代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良好的数据挖掘知识,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数据展示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的应用开发型数据分析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近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有海外学术经历3人,博士7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数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三层次2人,宁波市优秀教师1人。专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自科基金4项,市自科基金5项。主持各类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就业方向:【】
毕业生考研率稳定在:30%左右,录取学校为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福州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
毕业生主要到银行:、证劵、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财务监管、金融数据分析和投资决策分析等开发应用工作,或到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作。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
学生培养:【】
专业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全国(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大赛,全国(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等。
【实验室建设情况】
大数据平台实验室: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科创的平台。
统计调查中心:具备国内一流的系统设备,供学生完成电话调查和相关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工作室:负责实际问题的数据处理,承担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委托项目等。
统计建模工作室:为参加“统计调查和建模竞赛”的学生服务。
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数据科学导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统计学/回归与多元统计/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贝叶斯统计/非参数统计/机器学习/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金融数据挖掘/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行业应用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统计软件/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经济学原理/会计学/保险精算/货币金融学/证劵投资实务/数据可视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统计软件应用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时间序列分析实验/回归与多元统计实验/抽样调查实验/机器学习实战/数学建模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证券投资实务实践/统计实务实践
人才培养成果:【】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3名、全国二等奖4名、浙江省一等奖2名、浙江省二等奖4名、浙江省三等奖6名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专业组一等奖3名、专业组二等奖1名、专业组三等奖4名、专业组省奖8名
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7名
人才培养特色:【】
通过基础训练体系、专业实践体系、综合实践体系三部分相结合锻炼核心能力。
本专业已与宁波市统计局、81890、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云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内优秀的数据服务企业)等多个单位进行战略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授带你聊专业】
Q1:统计学是做什么的?
应用统计学是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表达、解释的科学,它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金融统计、精算师、统计分析师一直是统计学的热门方向。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诸如“大数据让统计学称霸”,“大数据让统计学走红”,“大数据让应用统计学成为考研香饽饽”等评论更是不绝于耳。
Q2: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是以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数学素养,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又有经济理论基础,且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大数据让统计学走红,数据工程师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
Q3:应用统计学的师资力量如何?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近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名,有海外学术经历3名,博士7名。浙江省高等学校数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三层次2人,宁波市优秀教师1人。专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自科基金4项,市自科基金5项。主持各类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Q4:应用统计学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数据科学导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统计学/回归与多元统计/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贝叶斯统计/非参数统计/机器学习/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金融数据挖掘/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应用基础(Hadoop)/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物流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行业应用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统计软件/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经济学原理/会计学/保险精算/货币金融学/证劵投资实务/数据可视化。
Q5:应用统计学专业的特色是什么?
智慧化城市建设和大数据时代为统计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据变成基本的生产要素。这就形成了到处需要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结果解释、决策支持。这样的一个世界,你还用担心统计学无用武之地吗?
Q6:学习应用统计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以数学的思维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类课程;以拓宽知识面的态度了解相关数据问题的背景;勤于动手训练自己的统计软件使用能力和编程能力。
Q7:本专业与社会上企业是否有互动合作?
为了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应用统计学专业重点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方式改革,通过引进行业内一线企业,开展工程师进课堂、专业教育讲座、专业大赛组织、参与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市场实际工程案例,探索一条专业实践课程的科学教育新路。以2014年下半年为例,宁波市统计局、81890直接参与到应用统计实践教学课堂,同时宁波市统计局为应用统计学专业同学提供完善的毕业实习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Q8:明年招生中,应用统计学专业有多少个班级?每个班级多少人?
招2个班级,每个班级40人,共计80人。
Q9: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应用、管理和开发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有升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统计分析,风险管理和精算方面的高级人才);出国留学;财税、金融和保险部门;银行、会计事务所、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国家统计部门;政府公共管理、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各类公司等就业途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宁波大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随机分析:、几何测度论、金融数学、保险精算和随机控制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形成了包含多名优秀中青年教师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在几何测度论、随机分析、随机微分方程、金融数学、大偏差原理及大值原理、保险精算、优投资及衍生品定价理论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发表在JFA,AnalsofOper.Research.,Nonlinearity,J.***b.,IME等国际主流期刊上。
屈长征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兰州大学博士,主要从事非线性数学物理和非线性波的研究,分别于1985年, 1988年和1993年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近年来, 主要从事非线性可积系统的几何性质、孤立波的稳定性和解的奇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著名杂志CMP,ARMA,JFA,JMPA,Adv.Math.,Nonlinearity,JNS和Calc.PDEs等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普遍引用。曾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并被邀请在一些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等基金的支持。研究成果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二等奖(2001年,2005年)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8年)。
贺劲松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1999),专业应用数学。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1项,完成国家青年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40篇,2013年-2018.5期间在论文被GoogleScholar系统引用2500余次。目前主要研究非线性可积系统的数学理论及其物理应用,含高维可积系统的构造,KP系列及其对称代数,怪波解和各种特征值退化解(局域和与非局域系统,半离散系统),孤立子曲面。
奚李峰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现任浙江省应用数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现场统计学会理事、浙江省数学会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2008)、浙江省优秀教师(2007)、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2006)、宁波市杰出专家(2004)、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3)、宁波市4321人才第一层次(2002)。曾获得浙江省青年科技奖、宁波市科技进步奖、省市教学成果奖等。目前主要从事分形理论、复杂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
李本伶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博士,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浙江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微分几何,研究方向为Finsler几何及黎曼几何,在希尔伯特第四问题的正则性情形、Finsler度量的射影性质及应用等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成果。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Adv.Math.,Diff.Geom.Appl.,Sci.ChinaMat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17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3名毕业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奖。
曹炜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四川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概率统计系本科毕业。2002.09-2007.06,四川大学数学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01-2010.12,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博士后站。2014.08-2015.07,美国Clemson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数论、有限域及其应用。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0篇被SCI检索。主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所获荣誉奖励包括:刘应明奖学金(首届)、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欢迎热爱数学研究特别是对代数与数论感兴趣,并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同学报考。
李彪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主持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项省部级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发表的SCI论文SCI他引1000多次。研究工作集中在数学物理,Lie群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数学机械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奖,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后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05),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6),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2013)。
徐允庆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宁波大学阳光教授(2008),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中国密码学会高级会员,《DiscreteMathemat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binator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Mathematics》、《应用数学学报》、《FrontiersofOptoelectronics》、《数学季刊》等杂志审稿人。研究方向为组合设计理论及其在密码学领域应用研究,在frame自正交拉丁方、有对称正交侣的frame自正交拉丁方、frame自正交Medelsohn三元系、共轭r-正交拟群存在性研究、拟群的密码学特性研究、基于拟群的序列密码设计、分组密码设计、S-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曾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持完成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7篇。
王金平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武汉大学博士,主要从事逆问题及其应用、图像重建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曾被邀请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研究工作集中在非平行束探测模式建立有效的解析反演、迭代法正则性及收敛、ML-EM等算法的加速与精确实现、非均匀衰减的补偿及重建算法。
王小苗副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博士。主要从事组合设计与编码理论的研究。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rm.Theory和******s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2013-2014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5年曾访问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和罗马一大。
李传忠副教授:宁波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1982年出生,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从事数学物理尤其非线性可积系统领域的研究,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Reviews)评论员、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MATH)评论员。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主持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2014年获宁波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奖,入选2015年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计划,2017年入选宁波大学浙东青年学者计划,重点培养争取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近6年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数学物理SCI期刊(如JNS,NPB,LMP,JGP,JPA,JMP,PRE等)上发表SCI论文50篇,其中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0篇。
宁波大学力学学科于:2007年6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从1986年建校开始,在朱兆祥教授和王礼立教授的带领下重点发展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学科曾经是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又大力发展了电磁固体力学与声波器件力学以及近海工程结构力学的跨学科研究,是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的创建组长单位。学科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教育部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经过30余年研究积累,部分科研成果曾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力学学科于2013年获得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16年获得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获批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至此,力学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学位点现有力学学科的:4个二级研究方向和2个自主设置研究方向:(1)工程力学(方向负责人:周风华教授);(2)固体力学(方向负责人:杜建科教授);(3)传热传质与流体力学(方向负责人:陈建康教授);(4)动力学与控制(方向负责人:王骥教授);(5)船海工程与动力学(方向负责人:袁金良教授);(6)结构工程与岩土力学(方向负责人:柳俊哲教授)。
应用统计学: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主要专业课::概率论、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数理统计、描述统计学、抽样技术与应用、统计软件选讲、国民经济统计、统计计算、统计思想、金融统计分析、属性数据分析等。
就业方向::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从事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及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工作。
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能掌握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会计核算和统计调查与分析等能力,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实施各类统计分析,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与统计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成本会计实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企业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与预测、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危机分析、企业纳税会计等。
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与统计事务所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尤其民营中小微企业,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统计核算等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以“有用、实用”为指导,从会计与统计核算岗位需求的“多面手”角度出发,基于扎实的经济和会计、统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侧重培养会计核算与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内有会计与统计实训室,有多家企业顶岗实习基地,有税务局和统计局等合作单位,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毕业生在获取毕业证书同时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统计从业资格证,同时鼓励学生获取助理会计师资格证和初级统计师资格证书。
?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宁波工程学院
应用统计学——理学院 0574-87610251 招生群: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符合学校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根据2018年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排名(第三方评价),本专业全国排名第37位,名列比例前21.89%。
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背景下,本专业定位于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宽口径理科教育。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具有将统计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具备统计调查和统计信息管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具有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能力,具备现代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良好的数据挖掘知识,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数据展示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的应用开发型数据分析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近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名,有海外学术经历3名,博士7名。浙江省高等学校数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三层次2人,宁波市优秀教师1人。专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自科基金4项,市自科基金5项。主持各类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就业方向:【】
毕业生考研率稳定在:30%左右,录取学校为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福州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
毕业生主要到银行:、证劵、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财务监管、金融数据分析和投资决策分析等开发应用工作,或到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作。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
学生培养:【】
专业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全国(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大赛,全国(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等。
【实验室建设情况】
大数据平台实验室: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科创的平台。
数据工程中心:
宁波工程学院于2014年7月成立数据工程中心,旨在以当前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新型信息技术为牵引,结合宁波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应用计算机和数学工具,开展统计数据综合应用、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网络数据挖掘和金融数据管理等研究,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同时促进数学、统计、经济、金融、信息和计算机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中心建设经费已近1000万元。
统计调查中心:具备国内一流是CDAS系统设备,机房共28台机器,供学生完成电话调查和相关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工作室:负责实际问题的数据处理,承担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委托项目等。
统计建模工作室:为参加“统计调查和建模竞赛”的学生服务。
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数据科学导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统计学/回归与多元统计/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贝叶斯统计/非参数统计/机器学习/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金融数据挖掘/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应用基础(Hadoop)/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物流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行业应用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统计软件/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经济学原理/会计学/保险精算/货币金融学/证劵投资实务/数据可视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统计软件应用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时间序列分析实验/回归与多元统计实验/抽样调查实验/机器学习实战/数学建模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证券投资实务实践/统计实务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统计学、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现代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的应用开发型数据分析人才。
人才培养成果:【】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3名、全国二等奖4名、浙江省一等奖2名、浙江省二等奖4名、浙江省三等奖6名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专业组一等奖3名、专业组二等奖1名、专业组三等奖4名、专业组省奖8名
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7名
人才培养特色:【】
通过基础训练体系、专业实践体系、综合实践体系三部分相结合锻炼核心能力。
本专业已与宁波市统计局、81890、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云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内优秀的数据服务企业)等多个单位进行战略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应用统计专业-浙江财经大学
本专业1999年设置,2000年招生,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校重点专业,统计学科为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经济学素养和大数据视野,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能够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并解决经济、金融、商业等相关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统计人才。
核心课程::
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抽样调查、统计计算、应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双语)、Python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基础。
就业去向::
主要在统计局:、统计调查队等国家机关部门在;2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事业单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浙江海洋大学
801《海洋科学导论》6
802《数学物理方法》7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创办时间:2004年 学科门类:统计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一、专业背景及概况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和自然的方法论科学,它来源于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其专业产生的时间是1890年,英国牛津大学首先设立了统计专业。随后,英国剑桥、美国哈佛等大学也相继设立了统计学专业。著名人士有德国大学教授克尼斯、恩格尔、梅尔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弗拉斯卡姆波。弗拉斯卡姆波吸收了英国数理统计学派的通用方法论,把自然领域中的方法也应用于社会现象。
现代的统计学专业是在随机抽样基础上建立的数理推断统计学,各国也是这样。美国的统计学家瓦尔德将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予以归纳,创立了“决策理论”;美国的威尔克斯、英国的威沙特,也是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1957年提出实际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拓宽了统计学的范围。
统计学研究方向的应用方面包括:生物统计、环境统计、金融统计、经济统计、遗产统计、农业统计等等。这些是统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而形成的研究分支。其中生物统计的发展非常快,现在很多学校都专门设立了独立的生物统计系。
统计学属于理学大类,统计学类。我国把统计学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即经济统计和应用统计。经济统计是提供科学地调查、搜集经济信息,以及描述、分析经济数据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预测、监督的一门科学。而应用统计学主要是调查、收集观察对象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描述统计等技术,分析观察对象的特征,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行预测、监督,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该专业主要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它是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
目前,本专业定位于应用统计。该专业主要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偏重于经济方面。
本专业着重于培养扎实的数学基础,统计理论基础、统计软件基础和较好的计算机、外语水平;要求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管理统计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有较强的应用经济理论、有关统计分析方法和软件处理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及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市场调研、保险、质量或风险控制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毕业生具备继续攻读管理、经济、金融、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的能力。
二、专业特色与优势
硬件方面,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具有以下优势:
所有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1、,设有投影系统、音响系统等基本设施,并设有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统计人才外包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能满足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的要求。同时部分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配置专门的创新教室,内设六角桌,供学生研讨和学习。各个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2、设有3w工作室、xsoft虚拟公司,开设ERP实践课,方便学生边学边实践,以符合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3、本专业与温州市统计局抽样调查队共建有实验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统计局抽样调查队提供的市场调查任务,方便所学知识的集成应用。
软件方面,本专业基于温州地区发展要求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考虑,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目标,确立了相适应的特色性教学内容,其中包括:
1、广泛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和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大量应用诸如Excel、Minitab、SPS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 这些分析软件的普遍使用,使海量统计数据的处理、分析与推断变得快速而简单。
2、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统计学的教学主要面向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因而毕业生必将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当前,统计学专业在美国是热门的专业之一。
3、重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尤其是参加浙江省统计设计方案大赛能够更好地体现统计学的实用价值,并大大提高了统计学成果的社会效益。近三年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统计方案设计大赛,配备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具备奉献精神的参赛指导教师参与辅导。本专业学生获得过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超八项,统调大赛成绩曾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和应用数学专业一起,参加过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突出,获得过包括国家奖在内的多项奖项。同时,组织或参加温州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瓯江学院抽样设计大赛,学生受益面广。在一系列竞赛和培训中,锻炼了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4、每年开展专业技能大练兵活动,以符合培养专业型应用人才的要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
应用统计学专业己开展了对主要课程的课程群建设,而且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课程群的设置首先考虑各种岗位对知识的需求,以确定与专业培训目标相对应的“应知”和“应会”,并将需要培养的各种能力分解整合成应用能力模块。
在设置课程群的同时:,还对课程群内的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对部分课程的重点进行了调整,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以体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共设置了5大课程群, 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群、数学基础课程群,统计学类课程群、经济学类课程群、建模与竞赛课程群。每个课程群3-6门左右系列课程组成,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在纵向方面,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存在层次递进关系,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的衔接。在横向方面,不同课程群组之间的规划设计注重知识体系的相互交融。
四、专业建设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能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及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市场调研、保险、质量或风险控制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应用统计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求专业岗位上手快,实践动手能力强,能解决一线岗位的实际问题,可以迅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人的协调,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纯粹的研究人才主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纯粹的技师主要具有与现场操作相关的知识,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属于两方面都要兼顾的“中间人才”,其知识结构也要两者兼顾。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岗位导向:1、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在当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上,通过分析人才需求能力、需求方向、需求变化情况,倒推出人才能力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准设计课程模块并编制人才培养计划。
2、基础扎实
针对本科学生培养需要:,以及学生自身今后发展需求,重视数学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打造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在选修课和辅助培养平台提供考研以及考公务员辅导,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
3、强化应用
本科教育讲究宽基础、广应用。通过本专业的统计学类课程群和经济学类课程群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选修课以开拓视野,增强应用性能力培养。
4、注重实践
普通高等院校一直以来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上是有欠缺的,我们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统计调查、摸拟会计实验、网页制作、ERP沙盘模拟等。
五、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统计理论基础、统计软件基础和较好的计算机、外语水平;
应用统计学-浙江工商大学
应用统计学是将一般统计理论知识与具体社会经济实务相结合,研究如何进行相应领域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解释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一个融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重要工具的交叉学科体系。
本学科设统计评价与决策:、商务与科技统计两个研究方向,授经济学学位,指导教师为苏为华教授等。
1. 统计评价与决策方向:重点研究统计综合评价方法与多目标决策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及社会发展、经济效益、民生发展、管理绩效等领域的统计监测和评价。
2. 商务与科技统计方向:重点研究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发展的统计测量、企业创新行为调查及统计、R&D资本存量测算、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等。
经济统计学-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展示、分析和解释经济数据的学科。其中,经济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调查的理论方法,它们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是经济统计学的基础和核心之一;数据整理和展示方法属于描述统计方法,是经济统计学基础的分析方法;经济数据分析方法是经济统计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与综合评价等;经济数据的解释方法则更多地从准确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展开,体现了经济统计学的应用属性。因此,经济统计学立足于统计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着眼于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是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的方法论学科。
本学科设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统计、收入分配统计测度与宏观政策效应分析、经济增长统计测度与空间统计分析三个研究方向,授经济学学位,指导教师为李金昌教授和洪兴建教授等。
1. 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统计方向:重点关注国民经济核算、统计调查和统计推断、政府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突出统计学的应用方法论属性。
2. 收入分配统计测度与宏观政策效应分析方向:主要包括收入不平等、贫困、极化和流动性的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宏观政策的效应分析,以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3. 经济增长统计测度与空间统计分析方向:主要从事经济发展测度、空间统计方法与应用、城市化测度及其效应、区域均衡增长测度等方面研究。
经济统计学专业-浙江财经大学
本专业秉承“以社会需求为先导,以学生成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掌握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大数据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所依托的统计学学科为2016年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在第四轮教育部学位办学科评估中C+。经济统计学专业2014年被评为省新兴特色专业,2016年被评为省优势专业。
核心课程::
统计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风险管理、数据挖掘、经济分析软件应用、大数据探索性分析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从事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等工作,或在数据公司从事数据分析师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统计分析和预测决策等工作,或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经济统计学: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站在时代前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厚实的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
主要专业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税收学、描述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非参数统计、数据挖掘、属性数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计算、实用回归分析、市场调查和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方法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公司从事统计、调查、信息咨询、可行性研究、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等业务,也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统计与会计核算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在数据环境中,熟练应用大数据等现代统计方法进行会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统计学原理、企业经济统计学、统计软件、统计预测与决策、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电子支付与结算、跨境电商会计、大数据与中小微企业统计实务。
就业面向::浙江省中小微企业、市场调研公司、信息咨询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面向浙江省中小微企业会计岗位,培养学生“懂会计、精统计”的职业能力。面向浙江省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构建了“互联网+统计+会计”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会计基础能力和统计数据处理能力培养,使学生做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证”,凸显了跨界和复合型的。
经济统计学-浙江理工大学
本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培养能够熟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专门人才。该专业的本科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应用能力,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擅长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毕业生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核心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原理、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统计预测与决策等。
工商管理类包括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个专业;第2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第3学期开始按照专业方向学习)。
工商管理类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开展2+2合作培养,其中2年在浙江理工大学学习,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学习,符合条件学生可获得双方院校授予的学士学位。
应用统计学(金融统计):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学、金融学素养和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熟悉我国有关金融、统计的政策法规,能在金融、保险、投资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主要专业课::线性代数、统计学、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试验设计、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方法、Eviews软件应用、国民经济统计、统计计算、金融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等。
就业方向::在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减灾、管理、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从事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及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工作。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普通高考)-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高职提前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大纲
一、测试原则与目标
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做到测试方法科学适用、组织严密规范。考核考生的文化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测试考生的文化综合知识、学习能力以及与会计专业相适应的兴趣与潜力等。具体测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综合能力
考查对时事政治、历史重大事件、地理及信息技术等科技常识的认知程度。
(二)理解和判断能力
考查解题要点,构思答题思路的能力。
(三)创新能力
考查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四)应变能力
考查面对意外事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五)专业相关适应能力
考查对素质的敏感及分析能力。
二、测试内容
(一)知识程度和学习能力(占30%)
测试项目测试内容逻辑思维能力1.依据一定的条件对简单事件进行逻辑思维与推理。2.从给出的一些数字、文字中找出规律。常识能力对生活科技常识认知程度阅读理解能迅速、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读重要词语的语境含义。事件排序运用背景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填补,合乎逻辑地推断出事件的顺序。
(二)人文、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占20%)
运用高中阶段所学常识,通过对涉及社会生活以及统计与会计工作岗位中的相关的案例或者问题进行判断、分析,通过考生的临场表现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职业情境中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与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相适应的兴趣与潜力(占35%)
1.对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的理解及认知
(1)对于统计与会计核算的计算原理了解程度。
(2)对统计与会计核算行业目前现状的了解。
(3)对统计与会计核算职业道德的认知程度。
2.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1)写数字。
(2)记数字。
(3)算数字。
(四)其他与会计专业学习相关的能力要求(占15%)
1.优选方案
用灵活的方法对多答案事件做出有效的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测试:2.
(1)自我分析:如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职业价值观-看重什么、职业能力-能够干什么、性格特征-适合干什么、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职业分析:(2):对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如家庭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定位:(3):如将来从事××职业、进入××类型的组织、具体路径(你想要考取的证书)等。
应用统计学专业-浙江农林大学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农林“三干”(肯干、实干、能干)品质,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素养,扎实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统计建模、预测与决策等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研究生深造。
主要课程::抽样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应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数据挖掘、金融市场分析、投资数据分析。设置数据工程和经济统计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特色::互联网时代对数据分析人才需求非常强烈,本专业以统计调查、统计建模和数据专训为载体,强化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每位学生安排1名专业老师作为成长导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竞赛,成绩名列全省前茅。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统计建模、预测与决策等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研究生深造。近四年来学生获全国统计建模和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等竞赛奖项名列省内高校前茅;多名学生考取中山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统计学、金融学硕士;有学生供职于美国辉瑞中国公司、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等知名大公司,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层次普遍较高。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统计建模、预测与决策等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研究生深造,或报考本专业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合作办学2+2项目。近3年来,毕业生读研深造比例分别为15%、28%、31%。每年约5%的毕业生考上公务员;约20%的毕业生供职于银行保险证券类公司;其余基本都在与统计、数据相关的岗位工作。省教育评估院报告显示,2012届毕业生3年后薪资水平在全省统计类高校中排名第一。
就业率::2016:98.1%;2017:98.2%;2018:100%
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浙江工商大学
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是适应国家经济管理和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金融信息、金融分析与政策咨询于一体,以货币信贷及金融运行的各种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金融与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托,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判断、预测国民经济运行及金融的发展情况,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本学科设金融统计分析与风险管理、保险精算两个研究方向,授经济学学位,指导教师为江涛教授等。
1. 金融统计分析与风险管理方向:重点研究反映区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类指标,并纳入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审慎指标,全面设计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统计模型、金融工程与金融量化技术,提出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诊断的预警体系。
2. 保险精算方向: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精算风险模型进行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并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角度,运用金融工程和保险精算前沿技术,对巨灾风险的风险管理与转移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等进行系列研究。
(四)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研究如何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受随机影响的数据,并对所考虑的问题作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的一门学科。它是统计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涉及统计建模和模型的统计推断方法,内容包括:抽样调查,试验设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多元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Bayes统计,统计计算,统计模拟等。
本学科设随机过程与风险管理方法、金融时间序列与风险管理方法两个研究方向,授理学学位,指导教师为陈振龙教授和蔡光辉教授等。
1. 随机过程与风险管理方法方向:重点研究随机过程、随机分析和随机分形的理论与方法,强调应用概率在风险模型和风险管理上的理论与应用,随机分形在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结构中的应用。研究风险管理中的破产概率、大偏差、重尾分布、再保险,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本质,针对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监管、金融衍生品研发和风险度量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的统计特性、数据分析、统计建模、模型的统计推断和风险评估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2.金融时间序列与风险管理方法方向:重点研究金融时间序列的理论与方法,强调金融时间序列在风险模型和风险管理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风险管理中的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针对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监管、金融衍生品研发和风险度量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的统计特性、数据分析、统计建模、模型的统计推断和风险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