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一)符合下列条件的我省户籍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非我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2.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在我省普通高中读书的外
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周密部署,确保对口单招各项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对口单招是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性强、工作量环节多、时间紧、要求高。因此,各市、县教育局、各专业联考委、各有关学校和单位应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周密部署,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各专业联考委和考点院校应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要求,加强对专业技能考试的组织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保密,在命题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4.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三)报名办法申请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苏教考招〔2014〕41号)要求,办理报名手续。符合报名条件的所有考生均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类,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为确保考生网上报名工作顺利完成,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合理统筹安排时间,并提醒考生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特别是网络条件差的地区要避免在高峰期上网填报,防止在报名结束前网络拥堵不能登录填报网站。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一到,考生网上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不能再报名。
3.各级招生考试部门要依靠当地新闻媒体,在报名前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往届生、社会考生和随迁子女的宣传工作,做到宣传到位,确保2019年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附:
三是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全省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和高校自主组织的艺术类专业校考,以及艺术特长生测试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进行合格考生的信息汇总。小语种招生、自主选拔录取以及保送生工作等正在进行入选考生信息的上报审核阶段。全省高水平运动员联合测试和体育专业统考工作即将开始。此外,全省考生的高考体检工作正在进行中。――2010年我省高校招生工作实施“两项微调”2008年我省首次实施新高考方案
二是学业水平测试平稳实施。全省共有53.2万名考生参加了3月下旬的必修科目测试,考试组织平稳顺利,考风考纪总体良好,目前阅卷工作接近尾声,进入成绩核查阶段,预计本月10号左右将向考生发送书面的成绩通知单。同时,全省信息技术测试工作已于1月下旬全部完成,共有47.9万人参加测试。
二是学业水平测试由“6A加10分”政策调整为“见A加分”。即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应届考生,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修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在划线前奖励1分,即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此外,从2010年起,我省将实行新的体育专业统考方案,调整体育类专业的投档、录取办法。体育专业考试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考试的内容,以及各部分的分值均作了调整。我省
一是高考报名工作顺利完成。2010年全省共有52.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约1.9万人。在报考生源中,应届生46.6万人,占考生总数的88.4%;往届生6.1万人,占11.6%。报考文科类21.8万人,占41.3%;报考理科类22.8万人,占43.3%;报考艺术类(含兼报生)7.2万人,占13.6%;报考体育类(含兼报生)1万人,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