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报名办法第一步网上报名: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报考者要进行资格自审,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http://www.),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第二步现场确认:在7月13日—16日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专业综合(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版)。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专业综合(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版)。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
一、报名条件及招生对象1、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报考集成电路工程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英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英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1、初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实行全国统一联考。参考书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2、专业课复试考生达到我校相应工程领域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可凭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和“GCT”成绩单,申请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即第二阶段考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和面试)。专业基础考试科目设置如下:代码领域考试科目参考书目085204材料工程综合化学《普通化学》,同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专业综合(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专业综合(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
四、考试科目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1、初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实行全国统一联考。参考书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2、专业课复试考生达到我校相应工程领域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可凭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和“GCT”成绩单,申请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即第二阶段考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和面试)。专业基础考试科目设置如下:代码领域考试科目参考书目085204材料工程综合化学《普通化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