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具有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1)德育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职业道德与法律:主要介绍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经济政治与社

主要课程内容(1)德育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职业道德与法律:主要介绍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一)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从事现代农艺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

(7)化学(实用化学)主要介绍与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及农村日常生活中化学的应用。

2.专业技能课:(1)必修课:植物生产基础、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2)选修课:农村实用技术类课、农村经济管理类课、新农村建设与创业类课。(3)生产实践课

(二)时间安排本专业总计3060学时,合170个学分(讲授与实验课每18学时计1学分;生产实践课,每周30学时计1.5学分)。其中:1.公共基础课共计612学时,3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0%。2.专业技能课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生产实践课三个部分。其中,必修课1080学时,6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5%;选修课360学时,2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生产实践课1008学时,56个学分,占总学分

(一)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两大类,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应根据具体教学班(点)的产业特点适时进行调整,并根据教学班学生的生产经营特色提出个性化要求。1.公共基础课:德育、语文(实用写作)、数学(实用数学)、体育与健康、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电器常识、实用化学、新农村文化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2.专业技能课:(1)必修课:植物生产基础、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

(3)数学(实用数学)主要介绍数学基础知识,讲授数学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一)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二)学制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