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介绍为了适应人们对体育生活的需求,我校于1995年开始试办社会体育专业。1999年正式设立社会体育专业,并开始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社会体育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社会体育专业更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040203)。本专业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要求,充分整合我院优势教育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人才需求规格为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体育健身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二)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体育经济学、社区体育概论、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服务运营管理等专业理论课程和体育健身与娱乐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78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含实践教学环节32学分)120学分,选修课58学分。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课程特色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拓展休闲体育课程建设,突出体育休闲特色;以社会人才需求规格为标准,强化经营管理能力训练;以休闲体育服务过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以职业形态设计专业技能专选课程,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健身产业需求掌握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具备健身指导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答案来源于2020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应岗位:能在体育产业从事企业的营销策划、市场推广;体育运动休闲俱乐部
培养特色(一)目标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强社会体育运动技能、能够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与技术指导,又系统掌握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有别于传统体育领域中各类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定位,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主要培养特色。(二)课程特色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拓
(一)目标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强社会体育运动技能、能够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与技术指导,又系统掌握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有别于传统体育领域中各类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定位,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主要培养特色。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具体要求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