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试算平衡的含义2.试算平衡的分类(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
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1)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二)常用会计科目
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二)支付结算的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