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报名及考试201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考生请于指定时间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anzhao..cn)报名。(一)报名时间1.“申请-考核”报名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11日。2.公开招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14年12月1日至31日。3.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含提前攻博)报名时间另行通知。(二)公开招考报名材料2015年1月10日前,所有网报成功的公开招考考生应向报考学院研究生秘书寄送以下材料: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系统打印);2.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系统
(三)现场确认及准考证考前一周,考生本人亲自携带下列材料到报考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处进行资格审查:1.上述所有需提交复印件的原件,包括学历、学位证原件、高级职称证书原件、发表论文原件、奖励证书原件、专利证书原件等;2.考生本人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3.提交本人从报名系统打印的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后,由报考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在其上盖章,确认考试资格。
六、考试(初试)科目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科目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初试科目如下:1.政治理论课: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免试。同等学力考生必考,考试内容为自然辩证法。2.外国语:2015年外国语入学考试初试内容为公共外语,科目代码为11XX。专业外语及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在复试时进行。3.业务课:专业基础课,科目代码为22XX。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招生目录上公布的业务课中的专业课(科目代码33XX)在复试阶段由学院组织考试。
(一)报名时间1.“申请-考核”报名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11日。2.公开招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14年12月1日至31日。3.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含提前攻博)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3.业务课:专业基础课,科目代码为22XX。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招生目录上公布的业务课中的专业课(科目代码33XX)在复试阶段由学院组织考试。
二、招生计划2015年我校拟在33个学科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288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10人。招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10名,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实施。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2015年招生计划为准。各二级单位及博士生导师招生人数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备注栏中注明了不招收在职生的导师,不接受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生的报考;全校招收在职生总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
六、其他我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片我校各招生单位导师信息查询博士生收费及奖助体系研招办微信二维码:
九、其他1.我校博士生培养实施国际化战略,每年投入400万元左右保证全日制博士生在学期间出国联合培养、短期交流或参加国际会议一次。2.2015年我校继续与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具体招生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分别实施。3.2015年我校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中,凡按一级学科(学科代码后两位为“00”)和自设学科(学科代码第五位为“Z”)招生的,按一级学科授学位;其他按二级学科招生的,按二级学科授学位。4.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录取查询等均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不再向考生寄送纸质成绩单
九、其他1.2013年我校拟启动与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有关招生政策待教育部批复后以单独招生简章形式发布。2.2013年我校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中,凡按一级学科(学科代码后两位为“00”)和自设学科(学科代码第五位为“Z”)招生的,按一级学科授学位;其他按二级学科招生的,按二级学科授学位。3.专业名称前带“☆”号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号的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姓名后带“*”号的导师只招收委托培养生。4.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录取查询等均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不再向考生寄送纸质成绩单、复试通
四、其他事项1.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报到学院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2.录取为非定向的已婚博士生请登录研究生工作部网站(http://cuggroup..cn/ygb)下载《中国地质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婚育证明》,填写完整后按要求提交,咨询电话:027-67885157。3.在规定报到期间,我校在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设有迎新点,新生可乘校车到校报到;或在各车站、码头等乘各路车转59路、72路、340路、401路、625路、709路公交到“鲁磨路地质大学”站下车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