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一)初试(入场前将通过身份证鉴别仪再次核验考生有效身份证件)1、初试时间:2014年10月26日。2、初试科目:外国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3、考试大纲:外国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二)复试只有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含政治理论和综合测试,重在考核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详情请于12月初随时关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5年10月25日(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2、初试科目:外国语(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均为全国联考。3、考试大纲:外国语(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版)(二)复试只有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含政治理论和综合测试,重在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
2.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阳光校区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27-59367500南湖校区联系人陈老师电话:东湖校区联系人:周老师彭老师魏老师电话:027-
九、招生领域及联系方式工程领域名称招生代码招生学院联系人联系方式纺织工程85201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丁老师027-59367574化学与化工学院古老师027-59367336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窦老师027-59367297机械工程85220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张老师027-59367589饶老师027-59363391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马老师027-59367409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窦老师027-59367297环境工程85229环境工程学院章老师027-59367338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窦老师027-59367297研究生处联系方式: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一)初试(入场前将通过身份证鉴别仪再次核验考生有效身份证件)1、初试时间:2014年10月26日。2、考试科目:英语、综合知识,全国联考。3、考试大纲: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综合知识:《2014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综合知识:《2014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二)复试只有初试成绩达到我校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一)初试(入场前将通过身份证鉴别仪再次核验考生有效身份证件)1、初试时间:2014年10月26日。2、初试科目:外国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3、考试大纲:外国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二)复试只有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含政治理论和综合测试,重在考核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详情请于12月初随时关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一)初试(入场前将通过身份证鉴别仪再次核验考生有效身份证件)1、初试时间:2014年10月26日。2、考试科目:外国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全国联考。3、考试大纲:外国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专业综合:《2014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二)复试只有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含政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一)初试(入场前将通过身份证鉴别仪再次核验考生有效身份证件)1、初试时间:2014年10月26日。2、考试科目:外国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全国联考。3、考试大纲:外国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专业综合:《2014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二)复试只有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含政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考试科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综合面试。2、考试方式: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并且每个考生只可选择一个培养单位报考。“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学校暂不接收小语种考生的报考)。“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二阶段: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我校工程
四、考试方式及科目1、考试科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综合面试。2、考试方式: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并且每个考生只可选择一个培养单位报考。“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学校暂不接收小语种考生的报考)。“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二阶段: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我校工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