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资格审查及报名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公告资格审查及报名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2-07 02:59:46 解决时间:2018-10-23 10:48

满意答案

三、资格审查及报名

1.考生持自行下载打印的报考登记表(硕士下载 http://yz.***.cn/news/file.do?method=downFile&id=&attach=true、博士下载 http://yz.***.cn/news/file.do?method=downFile&id=&attach=true)到来源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盖章(在职人员还需先到所在单位盖章)。

注:今年教育部规定拟准考名单须公示10天,请考生注意提前到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民教处或高教处申请。

2.硕士考生将其中一份办理好的报考登记表寄送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编430074,电话027-67885153),其中一份交至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招办(考试院)领取网上报名校验码。

博士考生将其中2份办理好的报考登记表于2013年12月5日前寄送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并按我校博士生招生报考要求报考。

3.硕士考生凭校验码于2013年10月31日前登录中国研究生报名信息网 http://yz.***.cn/报名,并于11月10-14日前往所选择的报考点现场确认报考信息。

4.我校根据考生提交材料及招生计划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不准考试。具体要求见:http://yanzhao.***.cn/News_View.aspx?id=147 http://yanzhao.***.cn/News_View.aspx?id=147

5. 定向协议书下载 http://yz.***.cn/news/file.do?method=downFile&id=&attach=true 或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anzhao.***.cn/showdownload.aspx

  技校网 2018-10-23 10:48

其它答案

技校推荐

2019-12-13 16:34

2013年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武汉体育学院

一、专业介绍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4K)所依托的武术学科的组织建制源于1953年建校之初的活动性游戏教研室,其专业的主要奠基人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教育家温敬铭教授。在1956年武术设置在“武重教研室”,1972年改为“武水重教研室”,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4年武术单独成立教研室,199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武术系,1999年在全国体育专业院校率先成立武术理论教研室,2003年武术系更名为武术学院。下设的教学单位有武术套路、搏击、武术理论与传统体育养生以及民俗民间体育等四个教研室。 目前,学科建设基地有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武术散打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基地”、“全国武术馆校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培训基地”、“中国龙狮协会科研基地”、“全国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这些基地为本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专业形成了博士、硕士、全日制本科和教育多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拥有民族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民族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招生规模、师资力量、专业方向设置、教学层次等方面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是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2013年获批全国首批省属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于各类学校、运动队、俱乐部、公安、武警、司法、企事业等相关单位。 二、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促进大众身心健康发展,在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领域能够承担学校教学、专业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具体要求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够献身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突出武术文化特色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开设通用的现代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课程,基本掌握社会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3.系统地学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熟练地掌握本人所选择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全面地了解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满足今后从事工作的需要;
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4.,培养的学生要达到四会的要求:“会练”,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会教”,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与管理能力;“会讲”,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写”,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5.能够进行终身锻炼和自我学习,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进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综合应用。 三、培养特色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遵循“文武并重,德技双修,承传统文化,育创新人才”教育理念,坚持“一专多能”和“三基”、“四会”、“二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传统理论和现代科学相结合,保证基本规格与突出区域特色,发挥优势办学资源与时代要求,形成“厚基础、强能力、重实用”人才培养特色。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中医学、历史学; (二)主要课程:体育理论,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学、运动心理学、武术学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医学基础、专项方向理论与实践。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通过在部分课程中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通过教学技能竞赛、竞赛服务、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通过职业教育:3.、竞赛服务、公益表演、有赏社会表演服务、志愿者社会公益、科研服务,假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4.、科研服务,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二)主要专业实验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 六、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74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含实践教学环节32学分)140学分,选修34学分。学生修业期满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汉体育学院

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 皮划艇、赛艇专项考生必须为全国运动员注册信息平台(http://ydyzc.sport.gov.cn)中注册的运动员。 二、报考条件与要求 1.符合2015年高考报名条件; 2.具备我校招生所列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报名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截止2015年2月28日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3.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三、网上报名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5年3月1日-3月15日登陆“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www.***)体育单招考试系统中进行考试报名,我校招生办公室不接受现场报名。 考生报考资格将在线审核,请考生随时关注审核状态;如审核未通过,考生可于3月17日-30日联系其他院校咨询补报事宜。 四、现场确认 网上已经报名的考生且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必须于2015年4月5日17:00前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和报名材料到我校采集数码照片,4月6日领取准考证。 考生应交验的证件和材料如下: 1.考生生源地高考报名登记表复印件一份(河南籍考生须交体育单招报名信息确认单); 2.登陆“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www.***)体育单招考试系统打印报名表;
等级证书:3.:考生登录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www.sport.gov.cn)“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打印本人详细信息,并交运动员复印件; 4.户籍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二者复印在A4纸同一面); 5.《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报名表》(点击下载),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 6.单招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点击下载); 7.照片:报名时考生需交与报名表同版两寸照片2张; 8.报名费280元(现场确认时缴纳)。 五、考试 (一)体育专项考试 体育专项考试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由我校组织实施,考生在规定项目中任选一项进行专项测试。 1.考试时间:体育专项考试时间为4月7日—9日 2.考试地点:武汉体育学院校内专项场馆。 3.考生必须携带《2015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准考证》和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 (二)文化考试 1.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各科试卷满分为150分,总分600分。 2.文化考试时间: 时 间上 午下 午9:00?10:3014:00?15:304月25日语 文数 学4月26日政 治英 语 3.文化考试地点: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指定的标准化考场,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公布地址。 4.考生请与4月25日文化考试开始前,登陆“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www.***)体育单招考试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文化考试必须持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 六、加分与免试入学条件 具备一级运动员、一级武士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在原始分基础上加30分;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在原始分基础上加50分。 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含退役运动员),经审批后可免试入学。具体请参照《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工作安排通知》。 七、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考生健康状况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各条例。 八、录取原则 考生在文化考试和体育成绩达到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且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体检合格的条件下,按文化考试成绩(30%)及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同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如已被我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则不能退档,也不再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 考生弄虚作假,经查实,取消当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考或录取资格以及高考报名或录取资格,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入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九、学费标准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9000元/学年(2015年学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十、新生入学奖学金 特等奖学金:奥运会冠军。奖学金:50000元 一等奖学金:近三年获得国际三大赛事(即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奥运项目前六名,或获得近一届亚运会或全运会冠军。奖学金:10000元 二等奖学金:近两年运动成绩达到国际健将标准。奖学金:5000元 三等奖学金:近两年运动成绩达到国家级(武英级)健将标准。奖学金:2000元 十一、特别声明 我校是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各省、市的招生政策进行招生考试和录取,未委托任何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参与我校招生宣传及录取工作,也不向考生收取除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之外的任何费用,从未以学校及个人名义在校外开设“预科班”、“培训基地”,也从未招收任何形式的“跟班附读生”。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我校将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与我校招生相关的诈骗及违法活动。 请报考我校的考生直接打电话咨询或通过学校网站查询招生信息。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水平运动队测试时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地点见招生网资格审查公告)

    1楼

    1.测试时间:2018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地点见我校招生网资格审查公告)。资格审查合格的攀岩项目考生须参加全国统测,无须参加我校测试。相关要求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具体时间及地点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手机APP公布为准。

  • 中专学校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少数民族骨干考生须提交所在单位及所在地民族教育主管部门签章的报考登记表

    2楼

    6.少数民族骨干考生须提交所在单位及所在地民族教育主管部门签章的报考登记表。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报考条件

    3楼

    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承诺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就业;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其他

    4楼

    其他其他规定依照《》(教民厅〔2013〕7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55/201001/xxgk_77777.html》(教民〔2004〕5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印

  • 我要读技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5楼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之日起到2014年9月1日为止,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招生计划

    6楼

    招生计划我校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博士10名,硕士50名,硕士生分省计划见附表。其中招收汉族学生不超过10%。

  • 中专学校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及资格审查

    7楼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报名及资格审查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及资格审查

    8楼

    五、报名及资格审查(一)报名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均实行网上报名,请广大考生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2013年10月10日-31日,应届生可于9月25日-28日预报名,每天9:00-22:00)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n)填写报名信息。报考我校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珠宝学院设计学和艺术设计专业学位、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的考生网报时选择我校报考点;湖北省内报考我校法律硕士、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生网报时选择我校报考点;报考我校的武汉市内考生网报时选择我校报考点;报考我校的武汉市外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考试及录取

    9楼

    考试及录取1.硕士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博士考生参加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2.硕士生录取按照分省计划数和民族比例(汉族考生比例不超过10%)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其中理工类和应用型专业录取人数不低于50%。录取工作按照德智体要求全面衡量,本校生源不足,可在计划内调剂合格生源录取。对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报考理工科类和少数民族语言类考生给予适当倾斜。博士生录取向民族工作重点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资格审查及报名

    10楼

    资格审查及报名1.考生持自行下载打印的报考登记表(硕士下载http://yz..cn/news/file.do?method=downFile&id=&attach=true、博士下载http://yz..cn/news/file.do?method=downFile&id=&attach=true)到来源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盖章(在职人员还需先到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