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业二:中国与东南亚文明该专业分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东南亚文化史、东南亚文化与公共外交、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四)研究基地与机构设置东盟学院现有五个省部级基地:广西科学实验中心(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基地)、东盟国家语言信息处理与教学实验室、东盟研究基地、中国—东盟政治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东盟(区域)研究中心。东盟学院还将设立如下实验室与研究所:东南亚领袖人物传记与口述史实验室,东盟区域合作研究所,东南亚文化多样性研究所,东南亚经济研究所,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所,东盟学院编辑出版委员会。此外,东盟学院将在现有东盟展览馆的基础上建设东盟博物馆,将成立东盟研究基金会,建立东南亚研究工作站,面向全球招标东盟研究课题,资助国内外访问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及著作出版。
(六)举办的学术活动与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术活动:举办首届全国研究生东盟论坛、中国东南亚研究高级研究专家第一次会议、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讨会、东亚智库论坛、中国-东盟国际木文化论坛等。科研成果:出版《东盟参考》、中国-东盟丛书、广西与东南亚文库等。此外,东盟学院一向重视对外交流,举办各种高端学术讲座,促进学术交流。
一、东盟学院简介(一)成立时间与定位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其定位是“学术研究型政府培育学院”。东盟学院将致力打造成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从事东盟事务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发布东盟信息的权威机构。(二)建设步骤两年打基础(2011-2012),建成广西重点研究基地、省部共建研究基地;五年上水平(2011-2015),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成博士后流动站;八年创品牌(2011-2019),形成国家级研究基地,国际知名。(三)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方面:(1)东盟学院现有三个硕士点培养学生:国际关系学、东盟研究、中国与东南亚文明;(2)在近
二、招生专业及培养方向(一)专业一:东盟研究该专业分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为:东盟经济一体化研究、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研究、东盟法律研究、东盟区域合作研究。(二)专业二:中国与东南亚文明该专业分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东南亚文化史、东南亚文化与公共外交、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三)专业三:国际关系该专业分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为:东南亚政治发展、中国-东盟政治关系、东南亚政党政治、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以上各个专业的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学制为三年,一至二年为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三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培养方式: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
三、招生对象及报名入学条件所有报名入学者,必须参加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其他条件如下:1.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中的要求。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
一学费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翻译和艺术为14950元年其他类别13000元年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收费标准若有变化终以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为准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十一学费及奖助学金一学费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翻译和艺术为14950元年其他类别13000元年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收费标准若有变化终以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为准二奖助学金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建立有包括奖学金助学金三助一辅国家助学贷款等形式在内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1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博士研究生30000元年硕士研究生20000元年2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具体名额和评审办法以当年评奖通知为准3助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13000元年硕士研究生
2022年东盟学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公告本考点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所有考生(含艺术类考生)同等对待,不额外提供特殊考具和座位。考生进入本报考点考场时,须接受金属探测仪检查,全程视频监控,考点统一配置电子挂钟,并提供常用考试文具,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将与考试无关的用品带入考场(如手机或其它通讯工具,以及手表或其他计时工具等),违者将按违规处理。建议考生不要佩带贵重物品进入考场,考点不负责保管。
四、学费标准学院每年给予新录取新生一定比例的公费名额。自筹经费学生所需学费,严格按照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部门文件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