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形成“411”多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四个学期通过学习文化课、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开展校内外工学结合、体验定岗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考取电工、钳工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学期按专门化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可选学家电维修技术或车工技术,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六学期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3、重视实训,教学模式独创:会计专业实训条件优良,校内有翻打传票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房,并配备国内先进的T3软件,校外设立用友会计软件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烟信会计专业独创“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入学伊始,班级里每6个学生成立一个公司,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定位,或者总经理、生产总监,或者销售总监、财务总监等,他们各司其职,并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各个环节的经营、记账、算账和报账。

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学生专业性学习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学校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1理论学习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除日常课堂理论基础学习外本专业依托于南山集团丰富的企业资源邀请企业专家助力人才培养指导学生成为出色的职业人员当前企业实习与本专业已形成无缝对接通过校友邦等平台教师便可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并给予引导2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开设有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两大主要模块的培养方向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方向二是内部控制方向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3自主择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就业与择业

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与制定广泛征求了来自企业技术专家的建议,校企合作开发了多门教材,力求使教学案例企业产品化,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氛围公司化,通过引入“教学工厂”的理念,为终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实现培养的学生一出校门进入企业便能创造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名条件:应届初中毕业生,视力、听力正常,无精神病史,无传染病史。

学习费用:中专段全部免学费,寄宿者每年500元住宿费。学校统一提供校服,工装,公寓用品,书籍及工具,费用自理。学校地址:莱州市文化东街682号(教体局对面)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

专业基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兼有机械和电气两大专业的复合型新兴专业,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烟台市骨干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湛、爱岗敬业、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432人,专任教师5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3.3%。拥有先进的电子装配、单片机控制、制冷与空调维修、电子制板、电子焊接、电气安装与维修、维修

2015年专业发展方向及计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开设机电一体化3+2方向、机电一体化LG订单和机电一体化就业三个方向。机电一体化3+2升学班,招生计划40人:依托威海职业学院应用电子专业,深化专业课程建设,该方向学生三年后直接升入威海职业学院,毕业后获取大专学历。特色课程:电子项目、protel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单片机控制、制冷与空调、小家电原理与维修等课程。机电一体化LGD订单

专业建设成果自2001年专业成立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1300余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其中300余名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深造。该专业在烟台市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屡屡夺魁。在近三年各级中职生技能大赛中,共夺得1个国家级三等奖,1个山东省一等奖,3个山东省二等奖,一个山东省三等奖,15个烟台市一等奖,获奖人数、获奖率均列烟台市第一名。本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供职于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沿

2.机电技术应用高考班,招生人数40人。报考条件:初中应届毕业生,中考成绩不低于300分。学机电,到烟信,升学路畅通,就业路更宽!联系人:李老师电话:

人才培养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形成“411”多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四个学期通过学习文化课、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开展校内外工学结合、体验定岗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考取电工、钳工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学期按专门化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可选学家电维修技术或车工技术,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六学期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