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继续实行中考前全市统一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分为模拟填报和正式填报两个时段,填报志愿工作在5月31日前全部完成。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按“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因此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各招生考试机构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志愿填报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努力提高上线考生志愿与录取结果重合率,更好地满足考生的愿望(填报志愿具体工作方案见十招考【2016】12号文件)。
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继续实行中考前全市统一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分为模拟填报和正式填报两个时段,填报志愿工作在5月31日前全部完成。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按“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因此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各招生考试机构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志愿填报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努力提高上线考生志愿与录取结果重合率,更好地满足考生的愿望(填报志愿具体工作方案见十招考【2016】12号文件)。
招生计划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为29519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645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为13069人(分校计划见附件1、2)。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为29519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645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为13069人(分校计划见附件1、2)。(一)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为指令计划、分配生计划、特长生计划、国际班计划四种形式。1.指令计划指令计
招生录取1、2016年十堰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将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批次低控制分数线、考生志愿和分数进行录取。录取过程中按计划、志愿和1:1投档比例控制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满为止,第一志愿线上生源不足时,才录取第二志愿分数线上考生,志愿投档录取顺序依次类推,录满为止。2、在录取时如遇考生分数相同情况,则实行以下四优先原则:中考成绩总分相同时看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高等级多者优先;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
十堰市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省教育厅对市州下达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和各省级示范高中分校招生计划;市州教育局对县(市、郧阳区)下达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对十堰城区各普通高中下达分校计划(具体见以下表1、表2);各县(市、郧阳区)教育局根据本辖区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和辖区内普通高中实际情况下达辖区内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于6月8日前报招生考试院。(中职学校或教育事业统计年报中未包含的
网上报名填报志愿需注意哪些事项?1.考生必须牢记密码,以便在网报和查询志愿信息时使用。如果忘记密码或者发现密码不能正常登陆的,可向学校申请密码重置,重置后密码为123456。2.模拟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不能用于正式填报登录,正式填报开始时,初始密码仍为报名号后6位。3.考生补充完善的基本信息中的考生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务必填写准确、详细,以免影响考生正常录取以及后续工作。4.考生发现基本信息
为什么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市教育局在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其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考后填报志愿而引起高中阶段学校打时间差,抢生源,冲击正常招生录取工作秩序;二是有利于考生志愿正态分布,有效防止志愿扎堆而影响考生的利益;三是借鉴外地中招录取成功经验,中考各环节工作联系紧密。若考后填报志愿,势必会影响后续工作。
哪些学校招收国际班?填报国际班志愿应该注意什么?国际班计划是经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中外合作办学资格的高中学校进行招生、中外合作培养的一种计划形式。我市有四所学校具备开办国际班资格,其中十堰市一中120人,郧阳中学120人,东风高级中学120人,十堰市二中120人。由于是中外合作培养,国际班新生按相关规定一次性收取培养费3.6万元,报考“国际班”的考生在填报“国际班“志愿时,需结合家庭
考生如何进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既是市招生考试院录取投档时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的必备条件。我市今年继续实行考前网上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29日9时至6月3日17时,其中5月29日至31日为模拟填报训练时间,6月1日至3日为正式填报时间。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主要步骤有:第一步:学习政策。考生和家长认真学习《十堰招生考试》(2018年中考专版),了解今年的中招政策
5.十堰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志愿表附件1:附件1:
十堰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志愿表基本信息姓 名中考报名号性 别身份证号毕业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监护人父 亲电 话母 亲电 话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及邮编普通高中学校志愿第一批次计划形式志愿顺序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备注体育特长生一限通过测试的考生填报指 令计 划一二三分配生计 划一二三国际班一二三第二批次计 划形 式志愿顺序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备注艺
志愿填报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继续实行中考前全市统一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分为模拟填报和正式填报两个时段,填报志愿工作在5月31日前全部完成。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按“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因此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各招生考试机构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志愿填报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努力提高上线考生志愿与录取结果重合率,更好地满足考生的愿望(填报志愿具体工作方案见十招考【2016】12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