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长江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工科基础知识与石油工程基础理论,熟练掌握钻井、完井、采油、开发及油气集输、船舶、平台、海洋等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在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从事钻井与完井、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勘探开发结构物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VB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石油地质学、油藏物理、海洋学、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采气工程、海洋工程作业与安全、海洋腐蚀与防腐、船舶与海洋平台工程、海洋平台仪器与仪表、海洋油气工程理论、石油项目工程理论、海洋油气工程设计及海洋结构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及相关公司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海洋药学 药物化学 中药制药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华中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计算、分析、监造、检测、实验与研究的方法,具备力学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学、复杂结构物的设计与分析、计算机及其应用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可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操纵与摇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结构与计算机绘图、船舶设计原理、现代造船技术、结构振动与噪声、海洋资源与开发、海洋平台设计原理、海洋工程环境等。
毕业去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设计单位、船厂、船舶检验与保险机构、航运与港口部门、海运及海事部门、高等院校及海军等有关单位,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检验、管理以及教学等工作。
2016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将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学校人才特区启明学院招收卓越工程师教育实验班(30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把“自主学习、国际视野、主动实践、追求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致力于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具有优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具备强大发展后劲的舰船卓越人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武汉理工大学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防特色学科。面向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需求,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的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研究、设计、制造、检验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建造工艺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图形学、海洋工程设计基础、海洋结构物动力学、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海洋工程建造模式等。
本专业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博点,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大专院校、设计院所从事教学、研究设计工作,以及在造船、海洋石油、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应用、航运、船舶贸易、船舶检验、海事管理等行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建造、经营管理、质量检验和打捞救助等工作。本专业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海洋科学(菁英班)-中国地质大学
为落实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的"科教协同育人系列行动计划"、原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17所直属高校共建协议,积极探索海洋科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于2015年开始与中科院、原国家海洋局下属相关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共建海洋科学(菁英班)。
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海洋局下属各研究所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主体科研机构,研究实力雄厚,具有大量高级专业研究人才、先进的海洋科学研究平台和实验室条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我国海洋科学相关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具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已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在大陆边缘动力学、海洋矿产资源、古海洋环境演化、海洋地球化学、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海洋科学(菁英班)将发挥我校在基础教学和优质生源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海洋局在生产研究等实践环节的优越条件,组织善于创新、勤奋育人的优秀学者,联合培养海洋科学专业领域的一流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扎实的海洋科学,尤其是海洋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资源、环境、地质灾害及地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培养热爱海洋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意识,毕业后有志继续从事海洋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办学特色::采取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为每名学生安排专业导师;集中学校优秀师资力量承担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聘请共建单位专家学者讲授部分专业前沿课程;
选拔方式:菁英班执行独立培养方案,单独招生;每年录取30名优秀考生。
主干课程::海洋学基础、大洋底构造地质学、海洋沉积学、海洋地球化学、海岸带地貌动力学、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等;开设不同方向专业选修课、专题讲座、公共选修课以及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习::海洋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教学实习、海岸工程教学实习、海洋综合教学实习、计算机程序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海洋工程与技术-中国地质大学
海洋工程与技术是一门面向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工科专业。随着国家在海洋调查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持续不间断地增加巨额投入,海洋工程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符合国家对海洋权益、经济、生态与环境安全保障和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迫切需求。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且具有地学特色的海洋工程与技术高级人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具备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综合能力;掌握扎实的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资源调查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海洋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管理、海洋调查和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海洋环保和海洋防灾减灾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我校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具备一支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团队在海洋水文工程、海洋探测、海洋灾害与污染应急和海洋数值模拟等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成果。同时,建立了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具备大量高级专业研究人才、先进的海洋科学研究平台和实验室条件,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本专业将充分依托上述教师团队和科研平台,培养具有优秀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域一流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熟练掌握外语技能,并掌握一定的海洋技术领域专业知识和海洋工程领域专业技能的毕业生。毕业生将具有从事海洋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开发、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具备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领域进一步深造的专业基础。
办学特色::本专业和国内的诸多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公司、科研院所和业务单位有大量的项目合作,将定期聘请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讲授部分专业前沿课程。同时,本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丰富的实习活动,获得海洋工程相关的观摩与实践机会。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海洋学、工程水文学、海洋结构物、海洋测量学、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大气科学导论、河流动力学、航道工程学、计算流体力学、海岸工程学等。
主要专业实习::海洋认识实习、海洋观测实习、测量教学实习、工程水文课程设计、物理海洋学实习、港口航道工程课程设计、海岸工程学实习、海岸带动力学实习、海洋遥感实习等。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就业领域::毕业生能够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海洋局、海军所属单位以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开发或管理工作。
相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中国地质大学
就业领域::主要进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部分进入海洋科学相关部门以及地矿和能源等企业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或管理等工作。
专业介绍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本科)-长江大学
专业方向一:海洋油气田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钻井完井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主要课程::海洋环境、数值方法、测量与自动化、海洋石油钻采机械、深水油气工程概论、海洋平台工程、油田化学、油气层保护技术、技术经济学、石油项目工程管理、海洋腐蚀与防腐、海洋油气水处理、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海洋法、海洋油气集输、海洋油气工程进展、海洋结构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和所属的油田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方向二:海洋油气井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勘探开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主要课程::海洋环境、海洋石油钻采机械、岩石力学基础、深水油气工程概论、海洋平台工程、油田化学、油气层保护技术、海洋固井完井技术、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石油管柱力学、技术经济学、石油项目工程管理、海洋油气水处理、海洋腐蚀与防腐、海洋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和所属的油田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海洋油气工程-长江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工科基础知识与石油工程基础理论,熟练掌握钻井、完井、采油、开发及油气集输、船舶、平台、海洋等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在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从事钻井完井、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勘探开发结构物等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普通地质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藏物理、油藏工程基础、油田化学、海洋学、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采气工程、船舶原理与海洋平台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和所属的油田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方向一:海洋油气田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钻井完井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主要课程::海洋环境、数值方法、测量与自动化、海洋石油钻采机械、深水油气工程概论、海洋平台工程、油田化学、油气层保护技术、技术经济学、石油项目工程管理、海洋腐蚀与防腐、海洋油气水处理、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海洋法、海洋油气集输、海洋油气工程进展、海洋结构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和所属的油田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方向二:海洋油气井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勘探开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主要课程::海洋环境、海洋石油钻采机械、岩石力学基础、深水油气工程概论、海洋平台工程、油田化学、油气层保护技术、海洋固井完井技术、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石油管柱力学、技术经济学、石油项目工程管理、海洋油气水处理、海洋腐蚀与防腐、海洋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和所属的油田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和符合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作物栽培与育种、种子生产与营销、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农业相关的企事业从事设计与开发、技术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试验与统计、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农作学、种子学、种子经营与管理。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各类公务员、农业行政部门、农业推广部门、现代农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产品质量检验部门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需要,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现代种子行业(企业)从事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种子加工与检验、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试验与统计、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育种学、种子储藏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
就业方向::现代种子行业(企业)、农业科研部门、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业推广部门等。
070700海洋科学-中国地质大学
专业课笔试(100 分):盆地分析
时间:2018年3月31日上午9:00-11:00
地点:教三楼704
二、085217地质工程(海洋地质方向)专业课笔试(100 分):普通地质学
时间:2018年3月31日上午9:00-11:00
地点:教三楼705
三、面试及实践能力考核(200分)
(1) 外语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100 分)
(2) 实践能力考核(100 分)
时间:2018年3月31日下午14:00-18:00
地点:海洋科学教三楼704
地质工程教三楼705
海洋油气工程(本科)-长江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工科基础知识与石油工程基础理论,熟练掌握钻井、完井、采油、开发及油气集输、船舶、平台、海洋等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在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从事钻井完井、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勘探开发结构物等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普通地质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藏物理、油藏工程基础、油田化学、海洋学、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采气工程、船舶原理与海洋平台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和所属的油田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理工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3D数字化设计(舰船设计、海洋平台设计、游艇设计)与建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英语交流和多种计算机软件,在舰船与海洋平台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及特色::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本专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重视专业理论、强化实践能力,通过“培训一条船;设计一条船”,使学生真正掌握船舶设计技能;开设了Tribon、Ansys、Patran等计算机三维软件课程,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三维设计与科研能力;学生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连续5年来,本专业研究生录取率超过20%、就业率在95%以上。
主干课程::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结构与CAD绘图、海洋平台设计、新型游艇设计、船舶3D软件课程群。
就业去向::学生主要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院所、沿海沿江大中型船厂、海事局、船检局、海洋石油开发及相关研究设计、建造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