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联合办学的方法,专业理论课及公共课在安溪县职教主体校(华侨职校)教学,专业实践课在成员校(慈山农校)教学,毕业证书由慈山农校发放。
专业名称 | 培 养 目 标 | 学制 | 人数 |
动物医生 | 主要培养从事畜牧场经营管理,畜禽饲养管理,繁殖改良,疾病诊断治疗,防疫检疫等专门化创业型、经营型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 三年 | 50 |
园林规划与设计 | 主要培养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设施农业,花卉生产与营销等创业型、专门化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 三年 | 50 |
答案来源于:2017年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春季招生简章
有很多学生会在泉州梅山工程学校和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好,还是报泉州梅山工程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泉州梅山工程学校和
有很多学生会在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和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好,还是报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泉州敬德职
招生专业现开设有畜牧兽医、园林设计与花卉、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保护与监测、食品生物工艺等专业。办学成果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伟大旗帜,依“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承担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生“三结合”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实用骨干人才培训之重任;作为安溪县“农科教”示范基地
办学成果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伟大旗帜,依“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承担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生“三结合”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实用骨干人才培训之重任;作为安溪县“农科教”示范基地,承担泉州市重大科研项目《优质铁观音乌龙茶生产综合数据研究和过程控制》科研工作;作为泉州市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
学校荣誉学校屡受嘉奖,曾获泉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福建省环境教育基地”、“泉州市农村实用骨干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泉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学校简介学校创建于1958
学校荣誉学校屡受嘉奖,曾获泉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福建省环境教育基地”、“泉州市农村实用骨干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泉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办学实力1991年由旅外侨
办学实力1991年由旅外侨亲李尚大先生捐巨资重建。1992年,学校更名为“安溪慈山农业中学”,1995年与福建农业大学成立联合教学部,开设畜牧兽医、园艺、村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环境保护与监测等专业。2002年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安溪慈山农校”。2004年,被广播确定为教学点,并办“行政管理”、“会计学”大专班。2007年,学校被安溪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实施一村一名
办学实力1991年由旅外侨亲李尚大先生捐巨资重建。1992年,学校更名为“安溪慈山农业中学”,1995年与福建农业大学成立联合教学部,开设畜牧兽医、园艺、村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环境保护与监测等专业。2002年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安溪慈山农校”。2004年,被广播确定为教学点,并办“行政管理”、“会计学”大专班。2007年,学校被安溪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实施一村一名
招生专业现开设有畜牧兽医、园林设计与花卉、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保护与监测、食品生物工艺等专业。办学实力1991年由旅外侨亲李尚大先生捐巨资重建。1992年,学校更名为“安溪慈山农业中学”,1995年与福建农业大学成立联合教学部,开设畜牧兽医、园艺、村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环境保护与监测等专业。2002年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安溪慈山农校”。2004年,被广播
学校荣誉学校屡受嘉奖,曾获泉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福建省环境教育基地”、“泉州市农村实用骨干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泉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办学实力1991年由旅外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