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诗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篇中的名句。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名家名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考试目标及要求数学科目的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作如下说明。1.知识要求本大纲按照认知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基本了解:要求考生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认识,识记有关内容并能进行直接运用。(2)全面掌握:要求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4)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说明类、论述类文章。1.理

考试范围及要求测试内容测试内容政治思想道德素质(20分)考核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懂得感恩、报恩;有基本的法纪素质;了解时事政治;公民道德,是非观念,价值判断能力等。人文素质(25分)考核学生言语理解与表达;基本文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网络等知识。科学素质(20分)考核学生科学常识,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根据周围环境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

考试范围及要求1.集合理解集合、交集、并集的概念及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集合;掌握集合的运算;了解充要条件。2.平面向量理解向量的定义,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并能做简单的应用。3.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

考试范围及要求测试内容测试内容政治思想道德素质(20分)考核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懂得感恩、报恩;有基本的法纪素质;了解时事政治;公民道德,是非观念,价值判断能力等。人文素质(10分)考核学生言语理解与表达;基本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科学素质(10分)考核学生科学常识,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根据周围环境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4)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说明类、论述类文章。1.理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章。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诗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章。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诗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考试范围及要求1.集合理解集合、交集、并集的概念及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集合;掌握集合的运算;了解充要条件。2.平面向量理解向量的定义,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并能做简单的应用。3.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章。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诗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