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20%)1.熟悉晶体的双折射现象;2.深刻理解单轴晶体双折射的特点以及寻常光和非常光的概念;3.熟练掌握各种偏振光学器件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4.熟练掌握自然光、部分偏振光、平面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方法;5.掌握平面偏振光干涉的分析方法、干涉图样的强度分布特点;6.熟悉应力双折射、电光效应、磁光效应的概念及可能应用;7.熟悉圆双折射的概念,掌握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效应(法拉第效应)的特点及可能应用。
二、基本要求考生应着重掌握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适当注意物理光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关学科的联系,应用物理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生应着重掌握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适当注意物理光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关学科的联系,应用物理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15%)1.理解各种光阑的概念和作用2.深入理解孔径光阑、入瞳、出瞳;视场光阑、入射窗、出射窗的共轭关系3.熟悉照相系统、望远镜、显微镜三种光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光学数据4.熟练掌握光阑及孔径光阑在望远镜系统中的作用5.了解显微镜系统的光路及远心光路、场镜的应用6.理解景深的概念、掌握并会熟练应用景深的计算公式
二、基本要求考生应着重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适当注意几何光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关学科的联系,应用几何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生应着重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适当注意几何光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关学科的联系,应用几何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理想光学系统(30%)1.熟悉理想光学系统概念:高斯光学、共轭、共线成像2.理解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3.理解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掌握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4.掌握并灵活应用图解法求像(正负光组)、解析法求像5.理解两个光组组合分析,多光组理想光学系统的光路、组合公式的推导6.了解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7.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计算和物理意义8.理解节点的概念,并熟悉掌握测量物镜焦距的原理和系统9.了解各种透镜的性质,掌握透镜焦距和光焦度的计算公式、会应用
一、目标光学是我校“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有良好的光学理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系统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相关应用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几何光学基础,以便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并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光学基础。光学是我校“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有良好的光学理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系统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相关应用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几何光学基础,以便后
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15%)1.熟练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及推论(内容、表达式、现象解释)。2.理解光线与光程的概念,理解光传播的直线性、独立性和可逆性。3.理解和掌握完善成像条件的三种表述。4.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符号规则,能推导计算公式并掌握简化公式。5.掌握单个球面成像公式计算球面光学系统的成像问题。6.理解多个折射面(含两个)物像空间不变式
五、典型光学系统(15%)1.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非正常眼的概念和矫正方法2.掌握眼睛的小分辨率和景深3.理解双目立体视觉原理4.理解并掌握放大镜的视觉放大率5.了解显微镜的结构、照明方式和物镜构造6.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性和相关参数7.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特性
三、平面与平面系统(15%)1.理解掌握单平面镜、双平面镜和平行平板的成像性质2.了解平行平板的等效光学系统的概念3.掌握不同棱镜的成像性质4.灵活掌握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的判断5.理解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了解反射棱镜的成像光路6.掌握折射棱镜和光楔的成像特性和小偏向角的应用7.了解色散和相关概念、光学材料的分类、特性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作图、简答、计算(四)参考书目:略略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15%)1.熟练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及推论(内容、表达式、现象解释)。2.理解光线与光程的概念,理解光传播的直线性、独立性和可逆性。3.理解和掌握完善成像条件的三种表述。4.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符号规则,能推导计算公式并掌握简化公式。5.掌握单个球面成像公式计算球面光学系统的成像问题。6.理解多个折射面(含两个)物像空间不变式二、理想光学系统(30%)1.熟悉理想光学系统概念:高斯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