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组配试卷。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2:3:3:2。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不得使用电子计算器。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组配试卷。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其难易度分为易
一、空气污染的基本知识1.熟悉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状态;2.熟悉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3.熟悉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4.掌握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式。
二、空气污染监测1.了解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2.熟悉监测点的布设方法;3.熟悉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4.掌握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并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并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并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并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理解大气扩散过程;2.掌握高斯大气扩散模型基本假定及应用;3.理解扩散参数确定;4.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5.了解大气扩散的线性模型、熏烟模型含义;6.理解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考查考生对大气环境监测的内容、仪器、方法以及法规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考查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本课程考查考生对大气环境监测的内容、仪器、方法以及法规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考查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四、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1.掌握SO2、NOx、CO的测定方法;2.掌握O3和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方法;3.熟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4.了解其他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三、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1.熟悉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2.熟悉采样仪器;3.熟悉采样效率;4.掌握采样纪律。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了解和掌握考生独立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了解和掌握考生独立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