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依据环境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行为间的价值关系,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社会行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本课程主要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依据环境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行为间的价值关系,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社会行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三.问答题1.简述污染源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八、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掌握环境噪声及噪声基本评价量;2.掌握噪声环境现状评价的基本内容;3.理解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二.填空题1.按污染源所影响的环境要素,可以将污染源分为下面几种:、、、等。
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掌握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的概念;2.掌握水体自净定义,应用氧垂曲线解释好氧、富氧过程;3.掌握河流完全混合模型及应用;4.理解水质模型中参数的标定;5.掌握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基本程序1.理解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概念及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3.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及工作程序;
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理解大气扩散过程;2.掌握高斯大气扩散模型基本假定及应用;3.理解扩散参数确定;4.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5.了解大气扩散的线性模型、熏烟模型含义;6.理解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一、环境质量及评价概况1.掌握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2.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撰写。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