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申请—考核”制导师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正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重点项目的本校博士生导师(不含首次招生博导)。
四、“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要求“申请—考核”制录取的研究生,须在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规定要求基础上,增加发表CSSCI或CSCD或SCI、S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
七、注意事项1申请人入学时须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对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取消录取资格。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3.报考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除本校教师以外),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五、个人申请1.在规定的时间,在研究生招生网上进行报名(网址:http://yjszs..cn/)报名时须在“考试方式”中选择“申请审核制”,并按要求缴纳报名考试费。2.完成网上报名提交并打印《上海体育学院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用A4纸打印),签署姓名。3.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研究生在籍证明)和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4.硕士和本科期间成绩单(须加盖出具部门:本科-教务处、硕士-研究生处、档案-档案馆公章)。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复印件。5.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运动成绩证明材料。6.所选导师出具的书面同意函
10.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申请人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申请、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年内不接受其报考。对于在职人员,我校将违纪行为通知其所在单位。
二、名额与学制名额:原则上为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的20%~30%。(其中定向博士研究生不超过“申请—考核”名额的30%)。学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三年;定向博士研究生四年。
2.外语水平要求(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申请者应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分,或雅思≥6.0分,托福≥85分,或PETS-5(WEK)≥55分,(其他语种考试达到英语相同水平);适用于: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体育工程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科专业。②申请者应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或雅思≥5.5分,托福≥75分,或PETS-5(WEK)≥55分(其他语种考试达到英语相同水平);适用于: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专业。③有境外学习一年及以上经历。
2.“申请-考核”制流程(1)考生须在“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完成报名,报名时间:2018年12月1日~12月31日,报名网址:http://www.gsao..cn。(2)考生须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招评审系统”完成相关申请材料上传,材料上传时间:拟定于2019年3月1日上午9:00~3月8日下午17:00,材料上传网址:http://yxphd..cn。专家评审时以考生上传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招评审系统”中的各项材料为准,考生如未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材料到该评审系统,则视作放弃本次考试。(3)初试时间:20
2021年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在英语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原则下,每一名考生按照综合得分(学术学位考生成绩构成:笔试占30%、面试占60%、初审占10%;专业学位考生成绩构成:面试占90%、材料审核占10%),由高到低分专业进行排序。招生领导小组按照本年度各个专业计划数确定拟录取名单,报请学校审批。
一、选拔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和已获得的学术成果为依据,选拔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专长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