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间安排首轮网上选课时间博士生及硕士教学1-3班研究生2017年8月30日(周三)中午12:00至晚上21:00经首轮网上选课后,研究生院将根据各门课程选课人数确定本学期终开设的课程。研究生可据此进行二轮选课调整。学生本人需在两轮选课结束后,在研究生院下发的选课确认单上注明本人专业基础课,进行终确认。
3.选定课程学生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选课管理”模块-“我要选课”,在经导师网上审核通过的课程范围内,提交终选定的课程,至此完成整个网上选课环节。
2.审核个人培养计划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后,学生自行联系导师,导师登录管理系统在“培养计划导师审核”模块对名下学生已制定的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进行审核(导师操作手册详见新生专栏)。
三、特别注意:1.请在选课过程中务必征求导师意见,确保上课出勤。博士生及硕士教学1-3班研究生不允许选修硕士教学4-6班课程。 2.由于选修课程均有人数限制,选满即止,请同学们尽快联系各自导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3.请在选课前认真核对课表,合理选课,确保所修全部课程(含实习课)没有时间冲突。4.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仅限口腔医学研究生选课。根据学科要求,肿瘤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肿瘤学》课程。5.《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两门课程只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开设。《医学神
(3)非学位课程确定结合学分要求,与导师商定拟选的非学位课程,并在网上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学生在选课系统前,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制定培养计划时,务必按照《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系统操作手册及演示视频-学生版》(详见新生专栏)的操作完成。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1)学位课程确定学生可以在“培养方案基本信息”模块--“课程信息”下,查询本专业培养方案,确认课程设置。制定培养计划时,务必将课程类别为非学位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公共必选课(卫生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等都进行选择,不得随意删除,否则系统会提示无法提交培养计划。(2)专业基础课确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课程手册》的《研究生课程学年计划表》中列出的B类课程(选修课程)范围内认定至少2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可根据研究生本人的专业知识基础及专业需要,在导师指导下
(2)专业基础课确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课程手册》的《研究生课程学年计划表》中列出的B类课程(选修课程)范围内认定至少2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可根据研究生本人的专业知识基础及专业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相关的基础课程,选课原则按照一级学科范围向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展,临床医学学科向基础医学、生物学学科拓展。专业基础课为学位课程,以70分为合格,≥70分可计学分)。《课程手册》附录《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认定汇总表》中涉及的学科专业,研究生须必修表中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如专业认定3门,则3门均为必修;表中未涉及的学科专
(1)学位课程确定学生可以在“培养方案基本信息”模块--“课程信息”下,查询本专业培养方案,确认课程设置。制定培养计划时,务必将课程类别为非学位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公共必选课(卫生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等都进行选择,不得随意删除,否则系统会提示无法提交培养计划。
二、网上选课流程及时间安排: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1)学位课程确定学生可以在“培养方案基本信息”模块--“课程信息”下,查询本专业培养方案,确认课程设置。制定培养计划时,务必将课程类别为非学位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公共必选课(卫生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等都进行选择,不得随意删除,否则系统会提示无法提交培养计划。(2)专业基础课确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课程手册》的《研究生课程学年计划表》中列出的B类课程(选修课程)范围内认定至少2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可根据研究生本人的专业
7.拟修《卫生统计学》及《医学科研方法》两门课程的研究生务必跟随所在教学班上课。这两门课程须本人先制定培养计划,在“我要选课”模块中“可选课程”提交与所在教学分班一致的课程班级。如在教学一班,请选修“卫生统计学硕士1班”的课程班;如在教学二班,请选修“卫生统计学硕士2班”的课程班,依此类推。如未在“可选课程”模块中提交相应课程或选择教学班有误,该两门课程考试成绩不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