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甘肃排位(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甘肃省排位多少名才可以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19:09:32 解决时间:2022-12-19 12:57

满意答案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甘肃排位:理科普通类排位14812(需要考499分)、文科普通类排位1627(需要考543分)。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甘肃排位
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
甘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914812460
文科5431627505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甘肃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45950
地质学类(地球科学菁英班)(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317913
石油工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78648
物理学5268832
信息与计算科学5259002
会计学5249188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4
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4
生物科学(菁英班)(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4
环境工程(菁英班)(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4
市场营销5239370
软件工程(色盲考生不能填报)523
地质学类(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229555
测绘工程522
通信工程(色盲考生不能填报)522
材料化学(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2
信息安全5219730
电子信息工程(色盲考生不能填报)521
资源勘查工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1
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班)5209928
材料科学与工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20
工程管理51910133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519
地理科学类519
地球物理学(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9
地理信息科学(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9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9
地质工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9
网络工程51810335
公共事业管理5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18
测控技术与仪器(色盲考生不能填报)518
安全工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8
旅游管理5171053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17
自动化(色盲考生不能填报)517
应用化学(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7
土木工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17
遥感科学与技术(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50214008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49914812
经济学文科5521177
法学5501261
国际经济与贸易5471394
市场营销5451518
会计学5431627
行政管理543
思想政治教育54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8
软科(综合)
69
校友会(综合)
83
武书连
314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85752.04平方米。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办学思想

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优越而独特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69人,其中教师19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31人,教授452人,副教授814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建校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秭归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2.7万余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

学科布局

学校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31040人,包括本科生18214人,硕士研究生10758人,博士研究生2068人,国际学生787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5万余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高级人才。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得金牌250余枚,银铜牌500余枚。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科学研究

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9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61人。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 Compendex收录,《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和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行业、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搭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学校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建立产学研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深圳研究院、浙江研究院)。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2012年成立由我校发起,联合斯坦福大学、麦考瑞大学、滑铁卢大学、香港大学、牛津大学等十二所世界知名大学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联盟高校在地学领域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共赢。近年来,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400余人次。

以学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拥有“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际科研合作中心。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设立“丝绸之路学院”、“约旦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


奖学金设置

  中专 2022-12-19 12:57

网友推荐

考核与录取2022年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方案

所有准考考生的各项考核均由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组织实施,包括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考核的时间、地点将在学院网页通知,请考生注意查询。
准考考生参加面试时,需携带提交申请材料的原件进行现场确认,对证件、证明不符者,取消其面试资格。
(一)笔试考核
笔试考核包括专业英语和专业基础课两部分,成绩不计入终考核成绩。笔试考核有一门不合格者,不能进入面试环节。硕博连读考生不参加笔试考核。
1.专业英语
主要考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形式为英译汉、汉译英、写作等,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者,可申请免考:
托福成绩80分(含)以上,或雅思成绩5.5分(含)以上,或连续出国工作或学习一年以上。
2.专业基础课
主要考察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
(二)申请材料考核
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和科研计划书,分别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申请材料评价和科研计划书评价满分均为100分。申请材料考核小组由不少于五人的本学科副教授职称以上专家(包括考生报考的导师)组成。
在终考核成绩计算中,申请材料评价成绩占10%,科研计划书评价成绩占30%。
(三)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知识、科研素质、培养潜力、创新能力、英语应用(听、说)能力以及对科研计划的阐述和答辩。
面试时,要求考生先用PPT(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向面试小组汇报,汇报内容包括:(1)考生基本情况;(2)已开展的科研工作与取得的成果;(3)科研计划。汇报结束后,考生接受面试小组提问、回答问题(包含英语问题)。PPT文件需于面试前发送至学院博士生招生联系人电子邮箱,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2021年博士面试,具体要求以学院复试前通知为准。
面试小组由不少于五人的本学科副教授职称以上专家组成。每位考生的综合面试成绩为所有专家打分的算术平均值,满分100分。
在终考核成绩计算中,综合面试成绩占终成绩的60%。
(四)同等学力人员加试
同等学力人员需加试政治和两门专业课,具体见《兰州大学2022年度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时间和地点在学院网站上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询。
(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学院党委组织参加面试的考生如实填写《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并对考生填写的考试作弊等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安排专人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通过与考生面谈的方式,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结合考生单位思想政治鉴定结果,给出考核评语和考核结论,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所有考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成绩,在不低于60分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英语、专业基础课、申请材料评价、科研计划书、综合面试成绩以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的低录取分数控制线。
达到学院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包括硕博连读生),按照导师招生名额和导师名下考生的终成绩排序依次录取。在职考生单独排名、录取。
终成绩=申请材料评价成绩×10%+科研计划书评价成绩×30%+综合面试成绩×60%
申请材料考核及综合考核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申请材料考核及业务考核(含笔试、面试等各环节)不合格;体检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申请材料弄虚作假;同等学力加试不合格。
确定的拟录取名单将在学院网页公示。终录取名单以学校和教育部审核通过的为准。
(七)体检
新生入学报到后统一在兰州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且复检结果仍不合格者,或未参加体检的考生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

招生纪律2022年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方案

考核过程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教学〔2008〕1号)规定,除考试大纲外,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任何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在岗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考研辅导活动(包括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活动)。
对在招生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有舞弊行为或给招生工作造成损失的人员,有关部门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或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报考中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或有舞弊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将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报名、初试、复试、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的处理。

联系方式2022年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方案

联系部门: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郑老师电子邮箱:zhengq@lzu.edu.cn
学院网址:http://earth.lzu.edu.cn/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观云楼1320室
邮政编码: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244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楼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之日起到2014年9月1日为止,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媒体艺术,四年制本科,计划招生50人

    2楼

    3.数字媒体艺术,四年制本科,计划招生50人。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是数字技术与设计和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培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理论与设计方法,能从事动态视觉特效设计、交互式媒介与信息设计、影视传媒、动漫创意及数字制作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主干学科:设计学、美术学、信息科学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相近专业:动画、数字媒体技术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水平运动队测试时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地点见招生网资格审查公告)

    3楼

    1.测试时间:2018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地点见我校招生网资格审查公告)。资格审查合格的攀岩项目考生须参加全国统测,无须参加我校测试。相关要求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具体时间及地点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手机APP公布为准。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生源调剂专项计划及退役大学生士兵调剂招生计划

    4楼

    招生计划为改善生源结构,学校设立2016年优秀生源调剂专项计划60名,其中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各30名。本计划不接收MBA、MPA及会计硕士的调剂。为改善生源结构,学校设立2016年优秀生源调剂专项计划60名,其中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各30名。本计划不接收MBA、MPA及会计硕士的调剂。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骨干招生招生计划

    5楼

    招生计划我校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博士10名,硕士50名,硕士生分省计划见附表。其中招收汉族学生不超过10%。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送生招生计划

    6楼

    二.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我校保送生招生人数占2017年本科招生总计划数(4500人)的1%以内,即不超过45人。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7楼

    1.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招生计划

    8楼

    二、招生计划2015年我校拟在33个学科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288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10人。招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10名,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实施。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2015年招生计划为准。各二级单位及博士生导师招生人数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备注栏中注明了不招收在职生的导师,不接受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生的报考;全校招收在职生总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申请考核方式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导师及具体时间安排等信息详见各博士招生单位公布的具体实施办法

    9楼

    三、招生导师及具体时间安排等信息详见各博士招生单位公布的具体实施办法。单位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位代码:10491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邮政编码:430074网址:http://yanzhao..cn电话:(027)67885153电子信箱:yzb@.cn传真:(027)67885153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人:王蕾吴堂高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学生专项自主选拔招生计划

    10楼

    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2014年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学生专项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4500人的2%,即90人。我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学生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不预设分省市区计划,各省市区具体计划根据入围人数和高考上线情况确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