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超过20人,按照招生计划签约。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招生专业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及公共管理类共15个专业及1个招生大类。
本年度招生项目为男子排球、男子羽毛球、女子羽毛球、男子乒乓球、和女子乒乓球,终根据考生测试实际水平和运动队发展需要协调各项目招生计划、确定签约数,宁缺毋滥。
注:1.排球项目只限主攻、副攻和二传报名,根据考生测试实际水平协调各位置招生计划、确定签约数。2.甲、乙、丙政策详见本简章“四、签约及录取”部分。
3.男子排球9名下列考生通过学校文化课单考,免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张子豪、赵哲宏、褚云帆下列考生考生高考实际考分须达到本人高考报名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以上,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录取考生:许可、马睿聪、高银泽下列考生高考实际考分须达到本人高考报名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录取考生:刘子昂、潘亦达、刘宏曦
4.女子羽毛球4名下列考生通过学校文化课单考,免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李千雨下列考生高考实际考分须达到本人高考报名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以上,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录取考生:叶如丹、聂晓妍、刘正东对测试结果存有疑问的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咨询。
1.符合普通高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参加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报名。(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及以上级别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排球)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仅限单打、双打)前三名者。应届高中毕业生限2015年9月1日以后参加的比赛,往届生限2014年9月1日以后参加的比赛且须由所在中学出具往届生证明。
1.高水平运动队签约政策解释及注意事项【甲政策】此类签约考生须参加2017年统一高考,第一批录取的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省级招办有特殊规定的按规定执行),高考实际成绩(不含加分)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者,我校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予以录取。【乙政策】此类签约考生须参加2017年统一高考,第一批录取的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省级招办有特殊规定的按规定执行),高考实际成绩(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2019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2019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超过20人,按照招生计划签约。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招生专业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工程(成思
招生计划2016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2016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超过20人,按照招生计划签约。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招生专业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及公共管理类共15个专业及1个招生大类。本
招生计划2018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2018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超过20人,按照招生计划签约。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招生专业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工程、网络
招生计划2015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超过20人,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招生专业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及公共管理类等共14个专业及1个招生大类。本年度招生项目为项目男子排球、男子乒乓球、女子乒乓球和女子羽毛球,终各项目根据运动队需要和考生测试实际水平确定签约数,宁缺毋滥。
招生计划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超过20人,按照招生计划签约。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招生专业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及公共管理类共15个专业及1个招生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