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普通类提前录取高校及专业(类)实行以高校为单位的传统志愿。每个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调剂均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不设院校服从调剂志愿。

6.高校录取依据有哪些?答:主要包括高中学考成绩(中职学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含素质特长项、中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两者按学校在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办法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中学考计分科目不得少于5门,且须包含语文、数学、外语中的至少2门,高中学考成绩(中职学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一般不得低于50%。

6.高校录取依据有哪些?答:主要包括高中学考成绩(中职学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含素质特长项、中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两者按学校在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办法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中学考计分科目不得少于5门,且须包含语文、数学、外语中的至少2门,高中学考成绩(中职学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一般不得低于50%。

10.已被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还能参加其他高校录取吗?答:不能。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后续各类普通高校招生。

10.已被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还能参加其他高校录取吗?答:不能。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后续各类普通高校招生。

10.已被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还能参加其他高校录取吗?答:不能。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后续各类普通高校招生。

6.高校录取依据有哪些?答:主要包括高中学考成绩(中职学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含素质特长项、中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两者按学校在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办法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中学考计分科目不得少于5门,且须包含语文、数学、外语中的至少2门,高中学考成绩(中职学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一般不得低于50%。

9.考生填报志愿时,本人选考科目怎样对应高校选考范围要求?答:高校各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范围至多有3门。考生填报志愿时,自己选报的3门选考科目中,只需1门符合报考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就表示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类)时无科目限制,均可报考。

14.提前录取流程是怎样的?答:提前录取的高校专业(类)不再分批,本专科安排在一个批次,统一在普通类平行录取之前提前录取。根据普通类专业的分段原则,考生一次性填报志愿,分段提供政审面试名单、分段投档录取。每段招生时,根据志愿优先(传统志愿)原则,按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录取。

12.普通类哪些高校及专业(类)实行提前录取?答:有政审、面试等特殊要求的学校、专业(类)实行提前录取,包括军事、公安、定向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

13.提前录取高校及专业(类)的志愿是怎样设置的?答:普通类提前录取高校及专业(类)实行以高校为单位的传统志愿。每个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调剂均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不设院校服从调剂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