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各专业排位:
1.会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5780(需要考621分);
2.风景园林综合普通类排位36617(需要考592分);
3.法语综合普通类排位41652(需要考586分);
4.城乡规划综合普通类排位43161(需要考585分);
5.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44029(需要考584分);
6.林学综合普通类排位44799(需要考583分);
7.旅游管理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6507(需要考581分);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47133(需要考580分);
9.园艺综合普通类排位49850(需要考578分);
10.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50560(需要考577分);
11.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50488(需要考577分);
12.会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51440(需要考576分);
13.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53320(需要考574分);
14.法语综合普通类排位53623(需要考574分);
15.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54502(需要考573分);
16.生态学综合普通类排位55529(需要考572分);
17.日语综合普通类排位55662(需要考572分);
18.金融学综合普通类排位57610(需要考570分);
19.林学综合普通类排位60488(需要考567分);
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60939(需要考566分);
21.工业设计综合普通类排位61219(需要考566分);
22.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61348(需要考566分);
23.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62665(需要考565分);
24.通信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62207(需要考565分);
25.朝鲜语综合普通类排位62621(需要考565分);
26.国际商务综合普通类排位62995(需要考564分);
27.农林经济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63824(需要考564分);
28.城乡规划综合普通类排位64672(需要考563分);
29.市场营销综合普通类排位65549(需要考562分);
30.保险学综合普通类排位65497(需要考562分);
31.森林保护综合普通类排位66779(需要考561分);
32.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66919(需要考561分);
33.森林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66954(需要考561分);
34.旅游管理类综合普通类排位67637(需要考560分);
35.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67524(需要考560分);
36.土地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68360(需要考559分);
37.生物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68959(需要考559分);
3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69335(需要考558分);
39.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69541(需要考558分);
40.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69530(需要考558分);
41.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69600(需要考558分);
42.物流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71035(需要考557分);
43.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70078(需要考557分);
44.工程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71240(需要考556分);
45.工程力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1385(需要考556分);
46.木材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73385(需要考554分);
47.材料类综合普通类排位74099(需要考554分);
48.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73348(需要考554分)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浙江 | 会计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5780 |
| 风景园林 | 592 | 36617 |
| 法语 | 586 | 41652 |
| 城乡规划 | 585 | 43161 |
| 软件工程 | 584 | 44029 |
| 林学 | 583 | 44799 |
| 旅游管理类 | 581 | 46507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0 | 47133 |
| 园艺 | 578 | 4985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577 | 50560 |
| 英语 | 577 | 50488 |
| 会计学 | 平行录取二段 | 576 | 5144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574 | 53320 |
| 法语 | 574 | 53623 |
| 英语 | 573 | 54502 |
| 生态学 | 572 | 55529 |
| 日语 | 572 | 55662 |
| 金融学 | 570 | 57610 |
| 林学 | 567 | 6048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66 | 60939 |
| 工业设计 | 566 | 61219 |
| 人力资源管理 | 566 | 61348 |
| 软件工程 | 565 | 62665 |
| 通信工程 | 565 | 62207 |
| 朝鲜语 | 565 | 62621 |
| 国际商务 | 564 | 62995 |
| 农林经济管理 | 564 | 63824 |
| 城乡规划 | 563 | 64672 |
| 市场营销 | 562 | 65549 |
| 保险学 | 562 | 65497 |
| 森林保护 | 561 | 66779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61 | 66919 |
| 森林工程 | 561 | 66954 |
| 旅游管理类 | 560 | 67637 |
| 物流管理 | 560 | 67524 |
| 土地资源管理 | 559 | 68360 |
| 生物工程 | 559 | 68959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58 | 69335 |
| 自动化 | 558 | 69541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58 | 69530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8 | 69600 |
| 物流工程 | 557 | 71035 |
| 土木工程 | 557 | 70078 |
| 工程管理 | 556 | 71240 |
| 工程力学 | 556 | 71385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554 | 73385 |
| 材料类 | 554 | 74099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554 | 73348 |
生物科学类
生态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生态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态学是研究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它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科学,它的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前沿学科。当前人类活动干预下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以及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Q2生态学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生态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监测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生态规划等。
Q3学生态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生态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热爱大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浓厚兴趣,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其次有良好的实验动手能力;第三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具有扎实的数学、生物学、化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Q4生态学专业的学习条件如何? 学习条件国内一流。具体表现在: ①本学科现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2个国家级平台;还有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生态为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等省级实验平台。这些平台为本科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锻炼提供保障。 ②生态学专业实验室9层楼,面积达8094平方米,仪器设备1000台(件),总值2250万元,既有基础实验设备,也有进口精密仪器,完全可以满足教学及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需求。 ③教学手段先进。本专业的《普通生态学》为国家教学精品课程,还专门为本科生量身制作《普通生态学》慕课,供学生课外在线学习。同时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实行导师制,帮助学生申报教育部、省级大学生创新课题,这几年我校生态学专业都获得教育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Q5生态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如何? 我校生态学专业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是一支创新意识强、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国家林业突出贡献奖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首届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1人,湖南省政府“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1人。 同时组建了一支有加拿大Quebec大学、美国Governors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德国 Freiburg大学等国外专家加盟的创新团队。可为本科生国外继续深造提供支撑。
Q6社会上存在对生态学专业的理解误区? (1)对生态学缺乏充分的认识或片面地理解生态学 在生态学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诞生了环境科学并得到快速发展,虽然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都研究环境问题,但两个学科或两个专业关注的主体对象不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这里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将人作为一个生态因子,而不以“人为中心”。生态学也关心人的环境问题,但不仅仅只研究人的环境问题。而环境科学则以人为中心,其他生物只是人的环境。由于专业或学科关注的主体对象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学科视野。但由于受到当前整个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导致了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生态学是治理环境的一门科学”或是“生态学就是环境学”。 在保护生物圈,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以维持和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学特有的视野、尺度和方法是其他学科或专业不可替代的。 (2)对生态学专业或学科归属缺乏认识 生态学教育在学科结构上,主要归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集中在生物学科学领域。 (3)对生态学的基本信息、思想和作用未能真正理解 生态学是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学。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没有真正被社会所接纳,甚至在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自觉运用生态学知识的氛围,生态学理论指导社会经济活动的土壤还没有形成。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传统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具体包括:热能工程、热动力工程、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汽车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压缩机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热流科学与工程等。
Q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测试与控制技术等;面向不同的方向模块,本专业还设有不同的专业必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如:动力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动力机械设计,流体机械设计,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动力机械构造,流体机械构造,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泵站工程、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压缩机原理。
Q3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只要愿意致力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能勤奋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本专业。
Q4咱们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其他同类高校的区别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与其他同类高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了能源与动力方向的大多数专业方向,具体包括:热能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压缩机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等,综合实力处于同类高校领先地位,在农林院校享有较高声誉。我们专业的优势:以湖南省农机所为依托、师资力量雄厚、实践专业人才齐全、人才培养卓越。
Q5我通过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能得到什么成长和锻炼?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物、化、电、生物等基础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能源转换与利用系统中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能源动力系统与装备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3)具备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值计算、工程分析的能力。(4)具有安全、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工程设计、运行控制、工程实践与管理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能力。(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
Q6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就业前景如何? 目前能源与动力专业毕业生中超过20%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其余的毕业生前往格力、美的、康明斯、中核集团、玉柴、利欧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Q7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特点是什么? 在学生培养方面,本专业主要特点为:(1)基础厚:注重培养学生不仅具有完备的数、理、化、生物等基础学科知识,又有电类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有人文方面的素养;(2)重实践:我们有大量的实践课程,如项目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大创项目、节能减排大赛等课程或活动;(3)个性化: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我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进行学习.
Q8社会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学发展前景如何?我可以在哪些领域施展所学、人尽其用呢?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学的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因为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加上现在全球对环境问题、节能减排问题的高度重视,本专业所学可在能源与动力领域大展身手。本专业出来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就业层次高,可到能源动力、动力机械、航空航海、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水利水电、空调制冷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与大型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自动化类
自动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自动化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对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
Q2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电机原理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工程、运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机器人、集散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
Q3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主动性强,具有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Q4自动化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与数学联系紧密; 实践性强。不论是“自动控制原理”还是其后续课程“现代控制理论”, 教材里面的许多概念和术语都定义得非常抽象, 常常让我们感觉一头雾水, 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抽象性成了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此外, 该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对多门数学知识的运用, 如“高等数学”、“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等等。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是我们学习的第二道难关。第三个难点是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 很多学生往往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结果往往只会“纸上谈兵”而短缺工程实践能力。
Q5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就业前景如何? 毕业后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就业领域也非常宽广,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道、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可以说在就业的领域上有着专业“万精油”的特点兼优势。
Q6自动化专业有些什么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学缘结构优化,年龄层次合理,已形成教授2人,博士5人老中青结合教师梯队。(2)科研成果突出,目前本教室老师已获发明专利25项,其中有3项已完成成果转换,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1000余万元。(3)对外服务与交流广泛,目前已与3家上市公司建立了长期深入的技术合作关系,与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建立了友好的伙伴关系,教研室老师在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自动化学会等组织长期担任领导工作(4)学生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好就业质量高。
公共管理类
土地资源管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土地资源管理培养方向?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Q2土地资源管理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国土资源概论(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工程、土地法学、土地政策学、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土地评估(房地产估价)、土地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Q3土地资源管理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筑、农业、林业、房地产管理部门或相关企业、土地评估部门、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行业等从事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调查与规划、地籍管理等工作。
力学类
工程力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等理科基础,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另外要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有浓郁的兴趣。
Q2工程力学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答:断裂力学、结构力学、板壳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现代力学测试技术、有限元程序设计、计算方法、计算力学、工程软件及应用。
Q3社会上是否存在对工程力学专业的理解误区? 社会上对工程力学专业存在些许误解,认为工程力学专业是基础学科,偏于理论。事实上工程力学专业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工程力学人才为出发点,以突出创新创业精神、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
Q4工程力学专业学士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就业前景如何? 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种工程领域(如土建、机械、材料、能源、交通、航空、水利等)中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力学教学工作。往届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Q5工程力学专业有些什么优势?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力学、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测试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突出创新创业精神、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哪些专业? 我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三个专业。
Q2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什么时候专业分流?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前两个学期统一进行基础教育培养,第三学期按专业培养。学生在修完基础教育平台相关课程,并取得相应的规定学分后,于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进入相关专业学习。
Q3食品科学与工程分流原则是什么? 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结合专业布局及各专业招生计划,统筹进行专业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