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111(需要考576分);
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135(需要考571分);
3.交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775(需要考568分);
4.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987(需要考567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651(需要考564分);
6.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1651(需要考564分);
7.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51(需要考564分);
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100(需要考562分);
9.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2100(需要考562分);
10.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100(需要考562分);
11.海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2313(需要考561分);
12.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313(需要考561分);
13.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313(需要考561分);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313(需要考561分);
15.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313(需要考561分);
16.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776(需要考559分);
17.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776(需要考559分);
1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12776(需要考559分);
19.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1.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2.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3.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4.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5.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6.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5(需要考558分);
27.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230(需要考557分);
28.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2562(需要考592分);
29.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830(需要考589分)
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福建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9111 |
软件工程 | 571 | 10135 |
交通管理 | 568 | 10775 |
经济学 | 567 | 1098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4 | 11651 |
英语 | 564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6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62 | 12100 |
物流管理 | 562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62 |
海事管理 | 561 | 12313 |
电子信息工程 | 561 |
网络工程 | 56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61 |
自动化 | 561 |
金融工程 | 559 | 12776 |
通信工程 | 55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59 |
交通运输 | 558 | 1299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58 |
环境工程 | 558 |
土木工程 | 558 |
物联网工程 | 55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8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5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58 |
应用物理学 | 557 | 13230 |
社会工作 | 文科 | 592 | 2562 |
公共事业管理 | 589 | 2830 |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交通运输学知识,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基本素养,掌握先进管理方法,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能,写作能力强,能够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公共机构,特别是交通港航系统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国家新兴专业,学校自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较早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本专业注重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将公共管理一般理论与方法学习与交通港航事业管理实务相联系,以“培养一流的公共管理人才,推进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为培养目标,坚持“立足交通港航,面向全国”的办学特色,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在国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 。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行政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学、航运管理、港口管理、运输经济学、国际航运政策、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等。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和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十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机械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
本专业建立了设备先进、行业特色明显的机械工程学科基础平台,拥有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专业团队已经形成船舶机电一体化、流体传动、虚拟制造技术、机械摩擦磨损机理及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五年,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互换性与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系统嵌入式控制、数控技术。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深厚的交通运输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熟悉水路运输相关法规与实务,能够适应水路运输实际的需求,应用数学和科学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把握国际前沿问题并进行国际沟通交流,能够从事各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够开展交通运输规划、组织、决策与经营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并在工作中体现出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其中,卓越工程师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在普通班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培养面向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交通运输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辽宁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大连海事大学精品示范专业”。2012年6月,本专业第一次申请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具有海运特色的品牌专业之一。本专业在世界航运、港口、海事、外贸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服务业和金融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均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合理。
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筹与优化、海商法、国际贸易实务、航运经济学、港口工程与规划、船舶货运、控制论基础、港口经济与管理、系统工程、船舶经营决策、工程经济学、海运货物学、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租船运输、航空运输、交通运输会计、集装箱码头业务、国际多式联运、港口物流系统仿真、运输网络分析与优化方法、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分析、运输包装、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企业工程实训、港口规划与工艺课程设计、货运业务课程设计、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能够在无线电导航、雷达、电子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要求五年以上的毕业生:
培养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工程知识解决无线电导航、雷达,及电子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在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环境、法规、健康、安全与文化等因素影响。
培养目标2:在职业生涯中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培养目标3:具备国际视野,具有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在工作团队中,能作为主要成员发挥骨干作用。
培养目标4: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能力,具备终身学习意识。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重基础、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等特点,主要培养除具备国家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所要求的工程知识与能力外,还具有无线电导航、雷达和电子信息系统等特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船舶电气与导航专业,1960年更名为船舶无线电导航专业,1984年更名为电子工程专业,1989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本科重点建设专业和交通部重点建设专业,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50多年来为我国无线电导航、雷达工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港航企事业、技术管理和教学科研部门及IT企业培养了近万名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名。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申请我校与休斯顿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法国图尔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学工程学院和法国奥尔良大学等国际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
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知名教授4人;一名教授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方案设计与国际标准化专家组专家,多名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长期参与IMO、ITU和IALA国际组织中海上通信导航技术工作,长期跟踪海上通信导航技术的国际前沿。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导航原理与设备、雷达原理与设备等。
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航运金融特色的、国际视野的高端复合型金融工程人才。第一,复合型强调学生具有熟悉金融市场规则、掌握金融产品设计、了解航运行业特点的综合素质;第二,国际化视野强调学生掌握金融业、航运业的国际运作规范,熟悉国际资本运作规则,了解国际金融法规;第三,航运金融特色强调学生掌握航运金融理论知识,了解航运企业运营周期、融资需求。
专业特色:现代金融行业急需具有金融理论、数学基础、程序设计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金融专业培养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本专业高度重视金融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重视扎实的金融理论,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工具、金融机构业务;打牢坚实的数学基础,使学生熟悉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原理;培养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金融产品开发的能力。
航运金融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相关人才缺口巨大。本专业依托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物流等优势学科设置,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突出航运金融特色,着力融合航运企业的运营与融资特点,使学生能够适应航运金融业的发展。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一流,教授比例为30%,教师队伍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专业设置有完备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学术声誉在国内航运金融领域首屈一指。
该专业学生可以参加美国加州大学滨河分校“3+1+1”项目,英国普利茅斯大学“2+2”“3+1”项目,英国雷丁大学“4+1”项目,香港航运奖学金项目等。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统计学、会计学、航运金融学、保险学原理、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公司金融、金融时间序列、海商法、船舶融资租赁、航运市场学、航运金融案例分析。
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在物理学及相关应用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围绕物理学在科学研究和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设置以下特色方向: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电子、液晶显示及光伏材料等技术领域。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高等数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力学(物理)、计算物理学、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电子技术、液晶显示原理与应用、发光材料与应用、半导体器件工艺及激光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