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浙江各专业排位:
1.法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0651(需要考641分);
2.海事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3155(需要考636分);
3.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普通类排位14258(需要考634分);
4.交通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4808(需要考633分);
5.交通运输综合普通类排位15419(需要考632分);
6.行政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6045(需要考631分);
7.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6045(需要考631分);
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16683(需要考630分);
9.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6683(需要考630分);
10.物流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6683(需要考630分);
11.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7973(需要考628分);
12.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7973(需要考628分);
13.通信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8652(需要考627分);
14.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9317(需要考626分);
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排位19317(需要考626分);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9317(需要考626分);
17.物联网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9317(需要考626分);
18.社会工作综合普通类排位19317(需要考626分);
19.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9971(需要考625分);
20.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669(需要考624分);
21.环境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669(需要考624分);
22.应用物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1388(需要考623分);
23.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1388(需要考623分);
24.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综合普通类排位21388(需要考623分);
25.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普通类排位23678(需要考620分);
26.救助与打捞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30952(需要考611分)
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1 | 10651 |
海事管理 | 636 | 1315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34 | 14258 |
交通管理 | 633 | 14808 |
交通运输 | 632 | 15419 |
行政管理 | 631 | 16045 |
物流管理 | 63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30 | 16683 |
软件工程 | 630 |
物流工程 | 630 |
英语 | 628 | 17973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28 |
通信工程 | 627 | 18652 |
自动化 | 626 | 193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2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6 |
物联网工程 | 626 |
社会工作 | 62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25 | 1997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24 | 20669 |
环境工程 | 624 |
应用物理学 | 623 | 2138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3 |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 62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0 | 23678 |
救助与打捞工程 | 611 | 30952 |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1958年船舶电气与导航专业,1984年正式命名为通信工程专业,是交通运输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专业和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支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2006年获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称号,2013年获批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称号,2013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通信工程专业第一名,2016年获得辽宁省创新创业专业,2018年获得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申请我校与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的“2+2”合作办学项目。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本专业拥有国内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在海上通信领域享有很高的专业知名度。专业已建成通信原理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通信网络实验室、海上通信设备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还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近百项。
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强。专任教师中3名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获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名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7名曾在国外进修访学。本专业教师共承担专业课程近20门,教学内容先进,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已编写多本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或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和2018年,本专业分别引进1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2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与国外一流高校接轨,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整体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通信网、GMDSS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交换原理、卫星通信等。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以船舶航运及海洋工程为背景,培养在控制科学与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基于“厚专业基础、重工程实践、求创新能力”的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本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符合国家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本专业拥有一支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学科实力强,现有专任教师19名,教授比例为44%,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89%,多人次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省部级人选。此外,还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专业先后被评为大连海事大学示范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与校外知名航运企业单位共建了一批具有航运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了具有航运特色的本科课程群,自主开发研制了一系列船舶系统控制与仿真类本科教学实验平台。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功率电子技术、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设计、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检测技术。具有航运特色的课程有: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船舶电力控制系统、船舶自动化系统、船舶运动控制、港口物流自动化系统、航海仪器基础等。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具备行政管理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管理方法,具有现代行政管理基本素养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能够在政府机构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特别是港航企事业单位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等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从1983年开始招生,198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本专业突出港航特色,培养既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又掌握港航企事业单位实践技能,了解港航企事业特点的高级专业人才,目前已发展成为实力较强并具有突出海事特色的管理类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主要课程:管理学概论、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公文写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国际航运政策、交通运输学、海商法、航海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管理文秘等。
法学类
法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深厚的交通运输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熟悉水路运输相关法规与实务,能够适应水路运输实际的需求,应用数学和科学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把握国际前沿问题并进行国际沟通交流,能够从事各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够开展交通运输规划、组织、决策与经营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并在工作中体现出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其中,卓越工程师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在普通班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培养面向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交通运输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辽宁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大连海事大学精品示范专业”。2012年6月,本专业第一次申请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具有海运特色的品牌专业之一。本专业在世界航运、港口、海事、外贸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服务业和金融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均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合理。
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筹与优化、海商法、国际贸易实务、航运经济学、港口工程与规划、船舶货运、控制论基础、港口经济与管理、系统工程、船舶经营决策、工程经济学、海运货物学、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租船运输、航空运输、交通运输会计、集装箱码头业务、国际多式联运、港口物流系统仿真、运输网络分析与优化方法、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分析、运输包装、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企业工程实训、港口规划与工艺课程设计、货运业务课程设计、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在物理学及相关应用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围绕物理学在科学研究和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设置以下特色方向: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电子、液晶显示及光伏材料等技术领域。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高等数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力学(物理)、计算物理学、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电子技术、液晶显示原理与应用、发光材料与应用、半导体器件工艺及激光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