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283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交叉复合培养实验班) | 631 | 3167 | ||||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网 | 630 | 3193 | ||||
自动化(智能制造实验班) | 630 | 3302 | ||||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 | 629 | 3396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按大类招生) | 629 | 3386 | ||||
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8 | 3529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互联网交叉复合培养实验班) | 628 | 3449 | ||||
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机器人、电气信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 | 628 | 3459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互联网交叉复合培养实验班) | 628 | 3461 | ||||
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复合培养实验班)) | 628 | 3568 | ||||
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 | 628 | 3556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互联网交叉复合培养实验班) | 628 | 3540 | ||||
工科试验班(光电信息Plus)(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 | 628 | 3521 | ||||
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与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法学、行政管理、城市 | 文科 | 618 | 1299 | |||
英语 | 618 | 1320 | ||||
法语 | 618 | 1314 |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所属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强大学科优势,优质的教学、实验设备资源,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基础;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强调问题分析、数据建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训,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方法设计、实施过程讨论、实际软件操作、综合应用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具备从大数据思维和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与信息咨询的能力,培养学生为企业、政府等各类机构设计、实施、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实施科学管理决策的能力,实现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的目标。
核心课程(部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筹学、运作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应用等。
毕业走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的规划、部署及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与部署;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监理、审计与项目管理;数据采集、清理、分析及应用,包括数据挖掘、大数据等新兴方法的应用;管理咨询、信息咨询等专业化知识服务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7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光电子技术科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电子商务及法律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代码:0806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与检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电网相关的理论知识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业规划第1年(国内):在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学习英语强化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熟练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第2-3年(国内):在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学习英国大学专业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和相关管理工具的运用,顺利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方向发展。第4-5年(国外):选择英、美、加、澳等13个国家110余所教育部认可的高校完成其余本
项目介绍多国留学本硕连读项目(HND)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事业单位,也是国内唯一从事国外学位学历认证的机构--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于2003年共同引入中国的。作为对国内高考选拔制度的有益补充,HND项目为广大高中毕业生提供了在国内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培养国内急需的技能型人才。2017年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英国卫生大臣
7、出国留学升学保障专业的留学顾问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海外院校介绍、出国行前培训,并负责奖学金申请、留学签证申请等服务。
1、权威师资英式教学由电子科技大学精英教师、国外院校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
4、学费规范节约支出学制安排不但质量有保障而且收费合理,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昂贵的留学费用。
项目优势1、权威师资英式教学由电子科技大学精英教师、国外院校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2、顶尖专业学贯中西项目所开设的专业涉及电子科学、信息与通讯、经济、金融等领域,均是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居首的强势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一,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并列第二)。3、科学规划育人为本项目既避免了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要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因国内外发展速度不同,学生在国
招生报名招生对象: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报名原则: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省本科分数线。录取原则:考生需要参加我院组织的英语测试及外教口语面试,成绩合格予以录取。(成绩在测试后3个工作日内通知)测试免试条件:有效雅思成绩5分以上或有效托福成绩61分以上。联系方式:成都市一环路东一段251号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项目办公室: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主楼东102室联系电话:万老师
招生专业01信息与通信技术(BusinesswithInformationTechnology)课程设置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商务信息与通讯技术、商务信息技术-高级字处理、软件包应用、商务信息技术:高级电子制表、商务信息统计学、商务信息技术:高级数据库、电子商务策略、网络架构、数据分析与设计。培养目标信息与通信技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巧以及掌握计算机科学、控制科
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学)(法学、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