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方案切实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题范围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
重点支持有技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代替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9.学校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申报项目。请各学院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审核各项目组申报资格,如在公示期内被举报并核实,将取消项目组申报资格。
1.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团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项目设计、方案选择、设备和材料的准备、项目的实施、研究过程日记和设计报告的撰写等工作。
2.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征集汇总表附件【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doc】附件【附件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汇集表.xls】附件【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doc】附件【附件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汇集表.xls】
2.创业训练及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团队中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训练过程日记和创业报告等工作。我院除了四年级学生外均可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者以团队为主(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申报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特色鲜明,目标明确,经费预
第四章选题申报第十一条项目实施高校应重点资助选题适当、思路新颖、具有创新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有保障的创新项目;重点资助选题范围适当,目标内容清晰明确,技术或商业模式有所创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实施条件有保障的创业项目。第十二条项目申报人限定在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四年制一般应以2至3年级学生为主,五年制一般应以2至4年级学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学生可作
申报基本条件1.项目申请人为我校全日制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须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1项创新或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2.指导教师须具有丰富的实践
立项类型与数量1.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四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和校企合作基金项目。我校推荐名额为重点项目22项、一般项目20项、指导项目25项。学校给予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经费资助,重点项目推荐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在坚持质量为先的前提下不设限额,经费由合作企业资助,但需在“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上提交备案。2.创业项目分为四类:创
有关说明1.请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组织二级学院内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次评审遴选推荐,对推荐项目(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类、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类)进行分别排序后由分管领导签字加盖公章上报学校,学校将组织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进行复审。在遴选出省级项目完成后,学校会从剩余项目中遴选出若干项目作为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请将申报材料(一式四份)和学院推荐一览表(附件3)于4月23日下午4:30前统
3.4月26日左右对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拟于5月4日下午商学院机房进行申报系统网上填报。附件:
选题范围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方案切实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题范围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