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65 | 7323 | 483 |
少数民族 | - | 546 | 10951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35 | 13555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52 | 1444 | 502 |
少数民族 | - | 540 | 2224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6 |
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金融工程) | - | 2 | |||
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 - | 2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21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 | - | 21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 34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基地班)) | - | 34 | |||
化学类(化学(基地班)、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能源化学工程) | - | 2 | |||
化学类(化学(基地班)) | - | 38 |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基地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 | 2 |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基地班)) | - | 18 | |||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基地班)、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 - | 17 | |||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基地班)) | - | 17 | |||
地质学类(地质学、地质学(资源勘查方向)、地球化学) | - | 18 | |||
地质学类(地质学、地质学(资源勘査方向)) | - | 18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 | 14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 | - | 14 | |||
材料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 - | 12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 | 16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 - | 16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23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 | 23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5 | |||
水利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 4 | |||
核工程类(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 | 16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 | 7 | |||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 | - | 3 | |||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 | - | 31 | |||
英语 | - | 3 | |||
俄语 | - | 2 | |||
德语 | - | 2 | |||
日语 | - | 2 | |||
应用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原子核方向) | - | 7 | |||
应用化学(核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放化方向) | - | 5 |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 | 8 | |||
数字媒体技术 | - | 2 | |||
土木工程 | - | 7 | |||
地质工程 | - | 10 | |||
草业科学 | - | 7 | |||
草业科学(基地班) | - | 14 | |||
口腔医学 | - | 7 | |||
预防医学 | - | 10 | |||
药学 | - | 2 | |||
临床药学 | - | 2 | |||
医学检验技术 | - | 6 | |||
农林经济管理 | - | 5 |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 | 2 | |||
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0 |
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金融工程) | - | 4 | |||
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 - | 3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 | 2 | |||
历史学类(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 | - | 20 | |||
历史学类(历史学(基地班)) | - | 3 | |||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 | - | 2 | |||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基地班)) | - | 4 | |||
哲学 | - | 8 | |||
法学 | - | 7 | |||
知识产权 | - | 2 | |||
社会学 | - | 10 | |||
民族学 | - | 3 | |||
思想政治教育 | - | 11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 2 | |||
汉语言文学 | - | 1 | |||
汉语言文学(戏影方向) | - | 3 | |||
英语 | - | 12 | |||
俄语 | - | 7 | |||
德语 | - | 3 | |||
日语 | - | 2 | |||
广告学 | - | 3 | |||
数字媒体技术 | - | 2 |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 | 3 |
培养系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日本国家文化和文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得到日本“协力”等组织在师资、资金、培养留学生等方面的支持,已建立日语专业专用语言实验室、学生图书室等。
主要课程:日语精读、听说、会话、写作、翻译、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实务日语、日语语法、高级听力、日本文化、高级视听说等。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掌握流行病学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现场科研工作能力,并能承担预防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环境医学综合实验等。
毕业生适宜在高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医药企业、医药行政管理、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一、专业简介
1.1 学科属性
按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地质工程专业属工学地质类,专业代码081401,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2 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前身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隶属于地质系),创建于197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随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106Y)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802)两个专业。1999年随地质系一道与地理科学系和大气科学系共同组建资源与环境学院。2002年地质工程专业独立组建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2005年6月,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与力学系共同组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同时更名为地质工程系,下设地质工程专业。
1.3 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
(1) 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特聘教授1人、甘肃省“555人才”1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学术造诣高、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此外,本专业有兼职教授7人(其中院士2人)。
本专业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
(2) 实验实习平台
本专业拥有齐备的实验实习平台,室内实习由学院本科生工程实验中心完成,包括工程测量实验室、工程制图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基础地质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岩体力学实验室和工程地质勘察实验室。此外,与本专业培养相关的全校公共实验室有CAD多媒体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和大学化学实验室等。
本专业建设有两个野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地质野外实习基地和地质工程综合实习基地,以保障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3) 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本专业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有齐备的数字化资源和检索工具,满足学生在各类教学环节中查阅所需的资料。
1.4 优势与特色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博士点、硕士点、工程硕士点(地质工程领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教学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二、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2.1 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2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获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在土木、水利、电力、交通等各类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等单位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探与采掘技术和工程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工艺与设备开发等的能力。
通过本科阶段良好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1 知识要求
(1)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熟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基本知识;
熟悉摄影与素描的基本技能;
了解心理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数学和工程力学的知识;
熟悉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知识。
(3) 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熟悉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
了解电工电子学、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规划、建设法规。
(4) 专业工具知识
掌握一门外国语;
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的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
(5) 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水文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熟悉地球物理、遥感、测试试验与监测、地质灾害等的知识和方法;
熟悉本专业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了解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包括地球系统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地理学、3S技术、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文物与遗迹保护、机电设备和可持续发展等;
了解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2 能力要求
(1) 自然科学综合应用能力
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基础,能熟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地质工程中相关技术问题,包括试验(测试、监测)的设计、试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试验结果及有关地质现象的机理解释。
(2) 工具熟练应用能力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及其相关的外文技术文献;
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和文献检索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办公、图形图像),完成各类信息检索和日常办公文件编写;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能编制简单程序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3) 工程科学综合应用能力
具有运用工程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地质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开展地质工作中的测绘与测量、放样与定点,熟练完成工程地质所需各种图件的编制。
(4) 专业综合能力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地质工程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熟悉常用的专业软件和计算分析工具,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具有针对各类工程的特点和建设阶段(规划、设计、施工)确定相应地质工作内容和重点的能力;
具有独立开展地质工程工作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本专业及工程科学的相关手段和方法,独立开展各类工程的勘察(测绘、勘探、室内试验、现场试验、测试与监测),包括地质工程工作的设计、实施、资料处理与分析;
具有从事各类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地质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完成各类计算,分析和解释地质工程工作中的各类现象,并做出相应评价;
具有编写工作报告(勘察报告、设计文件、研究报告等)的能力。
3.3 综合素质
(1) 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能乐观而正确地面对各种挑战和挫折,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勇于承担技术责任;
(4) 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5)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6) 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7)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8) 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以及职业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
四、学制与学分
4.1 学制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4年。
本专业允许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8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6年。
4.2 学分
本专业规定毕业时的最少完成学分为155学分。
4.3 学位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相关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5.1 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5.2 特色课程
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岩土弹塑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科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结构、工程建设)、岩土体工程(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和地质灾害。
5.3 精品课程
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地基基础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100703TK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修学年限:五年/四年
开设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物理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细胞生物学、药物毒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临床见习、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药物经济学、医院药事法规与GCP、医学伦理学、药学信息检索等。
相近专业:
药学 中药学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藏药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药事管理 蒙药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临床药学教育、临床药学研究以及药物开发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及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接受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本培训,掌握承担临床药学技术工作、药物评价(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实施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及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临床合理用药与安全用药的基本理论知识;3.体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的原理、方法与实验技能;4.新药及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临床药理观察与评价的初步能力。
广告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广告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和创作能力,熟悉我国新闻与宣传政策法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部门、文化产业部门等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策划与创意、 广告文案写作 、 公共关系学、广告调查、广告经营管理。
特色课程:新媒体广告与数字营销、广告心理学、有效沟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 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 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 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 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 识更新的能力;
2.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5.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 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2018年兰州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金融工程)、俄语、俄语、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药学、材料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物理学类(物理学(基地班))、经济学类(经
2018年兰州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法学、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理论与
2018年兰州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经济学类、化学类、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基地班)、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知识产权、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基地班)、
2018年兰州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大气科学类、工商管理类、生物科学类、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类、草业科学(基地班)、数学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化学类、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类、草业科学、物理学类、经济学类、英语、土木工程、地质学类、药学、工商管
2018年兰州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俄语、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含管理科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类(含管理科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
2018年兰州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日语、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农林经济管理、草业科学、草业科学(基地班)、预防医学、汉语国际教育、工业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城乡规划、数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广
2018年兰州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法学、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学制五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基地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
2018年兰州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应用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基础班(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方向))、物理学类(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
2019年兰州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草业科学、化学类(化学(基地班)、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能源化学工程)(少数民族)、汉语言
2018年兰州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哲学、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学类(物理学(基地班))、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地质学类(地质学、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