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海南 | 大气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1 | 2810 |
| 计算机类 | 673 | 3268 | ||||
| 电子信息类 | 672 | 3325 | ||||
| 工商管理类 | 668 | 3561 | ||||
| 安全工程 | 668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665 | 374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气象、测绘、国土、国防、农业、海洋、城市、资源、环境等领域从事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地图学、遥感辐射传输理论、测量学、遥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摄影测量学、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二次开发语言、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定量遥感、大气探测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
主要专业实践:课程实习:地图学、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原理、遥感二次开发语言、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定量遥感等;
综合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综合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可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方面的生产、设计、规划和管理及有关教学、科研工作。毕业生适应性的岗位有遥感、测绘类以及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城市规划、地震监测、石油、电力、物探等能源领域,就业层次广,就业质量高。
安全工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方向)
本专业建立于2005年,作为我国唯一具有雷电科学与技术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融合了学校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及电气工程的办学特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雷电防护实验室,并在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等国内外知名防雷公司建立了十余个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本专业是国家级卓越工程计划实施专业。企业奖学金十余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雷电防护从部门走向部门与社会相结合,雷电安全工程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防雷公司、防雷检测机构、大型风电企业、铁路、国家电网、石化、通信等相关行业对雷电安全人才需求旺盛。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坚实的数理基础、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电气电子、雷电科学与防护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气象、环保、电力、民航和国防等相关行业和部门从事雷电监测与预警、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安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安全工程导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大气物理学、雷达气象学、信号与系统、雷电原理 、雷电探测技术、建筑防雷、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创新、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企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生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防雷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气象部门、研究所等从事防雷安全工作。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研究所和高校攻读硕/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资料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大学物理、数理方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现代气候学、热力学、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大气环流、热带天气动力学、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气探测实习、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践:大气探测实习、气象程序设计及绘图、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模式与模拟。
学生深造方向:学生可在大气科学、应用气象、海洋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行业和部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农业、国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名称科类考试类型计划性质计划数12018海南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非定向222018海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非定向232018海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类(大气、大物、大环、大探、水文、应气、应气(公服))理工统招非定向542018海南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非定向252018海南省计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8海南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海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海南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统招海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海南省商学院工商管理类理工统招海南省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工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1海南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改革统招海南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改革统招海南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综合改革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海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商学院工商管理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综合改革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海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商学院工商管理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综合改革统招海南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综合改革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9海南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海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海南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统招海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海南省商学院工商管理类理工统招海南省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工统招

第三章海洋和陆地水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和水平衡的概念。2.了解海水的组成,了解海水温度的分布。3.理解海洋潮汐现象及洋流的形成,熟悉各大洋的主要洋流。4.了解海平面变化。5.了解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理解河流、水系、流域的概念,熟悉水情要素径流计量及其表达式。7.了解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理解流域水量平衡。8.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9.熟悉湖泊、沼泽的概念及成因,了解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特征,熟悉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0.熟悉冰川概念,理解冰川消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海水运动基本方程(1)掌握向量形式的运动学基本方程的推导;球坐标系和局地直角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海水层流运动的基本方程组;铅直向平均基本方程及基本方程的尺度分析与简化(2)掌握海洋边界条件的概念及边界条件的方程;(3)熟悉旋转坐标系中的加速度及作用于海水微团的力;(4)理解时间平均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第六章.海浪(1)掌握线性波动理论;线性波动的合成;(2)掌握波动的折射和绕射;有限振幅波动;(3)熟悉海浪谱基本理论;(4)理解海浪的统计性质;

三、海洋与陆地水1.熟悉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规律2.了解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3.熟悉潮汐与潮流、波浪;熟悉洋面流与水团运动4.认识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理解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水量平衡等概念;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6.了解湖泊与沼泽的基本特征7.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9.了解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理解解冰川分布及冰川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海流(1)掌握不考虑摩擦的定常流动--地转流;(2)掌握考虑摩擦的定常流动尤其是Ekman流;(3)熟悉非定常漂流、惯性流等;(4)熟悉风生大洋环流,掌握Sverdrup理论;(5)熟悉热盐环流;(6)理解大洋风生--热盐环流,朗缪尔环流;

第四章海-气相互作用(1)理解海洋对大气的热量及水分的贡献和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2)熟悉全球海、陆分布特征(3)掌握海、陆表面辐射特性的差异(4)掌握海、陆与大气及水平热量输送的差异(5)理解海、陆分布对环流的影响(6)理解海、陆气候的差异(7)熟悉海洋表层环流特征、了解温盐环流(8)初步了解海-气相互作用发生的区域特征(9)理解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0)了解Niño分区和ElNiño事件发生区域的海表温度气候特征(11)掌握ElNiño、南方涛动、ENSO、沃克环流的概念(12)了解ElNiño事件的判定方法(13)了解当前ElNiño事件的新发现

一统招年份省市类型科类层次计划数2021海南统招综合改革本科18招生计划分专业情况年份省市专业类型科类层次计划数2021海南人工智能统招综合改革本科22021海南工科试验班统招综合改革本科22021海南理科试验班数理科学类统招综合改革本科32021海南电子信息类统招综合改革本科22021海南社会科学试验班统招综合改革本科12021海南经济管理试验班统招综合改革本科42021海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招综合改革本科22021海南软件工程统招综合改革本科2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京大学各专业招生计划海南

二国家专项年份省市类型科类层次计划数2021海南国家专项综合改革本科3招生计划分专业情况年份省市专业类型科类层次计划数2021海南工科试验班国家专项综合改革本科22021海南电子信息类国家专项综合改革本科1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京大学各专业招生计划海南

第四章海-气相互作用(1)理解海洋对大气的热量及水分的贡献和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2)掌握海、陆表面辐射特性、热量输送的差异(3)理解海、陆分布对环流、气候的影响(4)熟悉海洋表层环流特征、了解温盐环流(5)理解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6)理解热带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特征(7)了解温带地区与热带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差异

7.海洋温带气旋的爆发性发展本章重点和难点:如何用位涡和绝对动量确定高空锋区的位置和动力学特征,如何用Sawyer-Eliassen方程解释图3.13中的次级环流的生成,如何从地转偏差的角度考虑高空急流与次级环流的形成的关系,如何从质量调整的角度考虑高空急流与次级环流的形成的关系,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与不耦合对锋区降水的影响,我国常见的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形式,温带气旋的能量收支方程的推导及各项的意义,爆发性气旋的标准以及多发季节及地点等,太平洋及大西洋上爆发性气旋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