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2 | |||
| 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2 | |||
| 大气科学类 | - | 14 | |||
| 计算机类 | - | 2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 - | 2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 | 2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2 | |||
| 物理学 | - | 2 | |||
| 大气科学 | - | 5 | |||
| 大气科学(定向吉林省气象局(白山、延边、长白山)就业)(定向) | - | 5 | |||
| 材料物理 | - | 2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3 | |||
| 测绘工程 | - | 2 | |||
| 安全工程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4 | 16507 |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34 | 16507 | |
| 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7 | 15909 |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15909 | |
| 大气科学(定向吉林省气象局(白山、延边、长白山)就业)(定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13781 | |
| 本科一批B段 | 549 | 13781 | |||
| 安全工程 | 本科一批 | 561 | 11799 | ||
| 测绘工程 | 561 | 11799 | |||
| 材料物理 | 561 | 11799 | |||
| 安全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561 | 11799 | ||
| 测绘工程 | 561 | 11799 | |||
| 材料物理 | 561 | 11799 | |||
| 物理学 | 本科一批 | 563 | 11477 | ||
| 本科一批A段 | 563 | 11477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64 | 11314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564 | 11314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564 | 11314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564 | 1131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一批 | 566 | 10973 | ||
| 本科一批A段 | 566 | 10973 | |||
|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方向)) | 本科一批 | 569 | 10478 | ||
| 本科一批A段 | 569 | 10478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 本科一批 | 571 | 10158 | ||
| 本科一批A段 | 571 | 10158 |
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资料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大学物理、数理方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现代气候学、热力学、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大气环流、热带天气动力学、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气探测实习、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践:大气探测实习、气象程序设计及绘图、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模式与模拟。
学生深造方向:学生可在大气科学、应用气象、海洋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行业和部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农业、国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农 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等 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与科 学实验(包括校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大气科 学研究的理论分析、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大气科学等相关领域 业务、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了解大气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和 法规;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大气科学基础类、大气探测类、大气动力学类、天气学类、气候学类、天气预报 类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气科学导论(60学时)、大气物理(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 力学(60学时)、大气动力学基础(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
示例二:大气科学概论(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力学(80学时)、动力 气象(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数值天气预报(80学时)、现代气候学基础(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天气分析预报实习、大气综合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气物理实验、大气化学实验、大气探测实验、天气学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测绘学、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具备工程与工业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能提供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服务、地理空间信息气象应用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制图基础、C#测量程序设计基础、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GPS原理及其应用、地图学、GIS应用设计与开发、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地下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工业测量、大气探测学、气象学与气候学、GPS气象学、GIS气象应用、地质灾害理论与控制
主要专业实践:课程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计算实习、控制网设计与测量实习、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摄影测量实习、GIS实习、地籍与房产测绘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综合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综合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
学生就业方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房产测绘、基础工程设施、气象探测、测绘仪器等行业从事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就业层次广,就业质量高。
物理学专业在2012年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9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12人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各1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验技能,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及其应用前沿;通过理论及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现象本质规律的基本能力。合格毕业生将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知识体系,具备良好的自学和适应能力,拥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全面扎实的数理基础的培养,开设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主干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置了丰富文化素质、计算机、外语、光电和大气物理等课程,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跨学科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毕业去向:本专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法,与企事业单位广泛联系,在南京、南通、泰州等地拥有多家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和用人单位,拓展综合应用能力。本专业学生多人次参加了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及江苏省物理实验与创新竞赛等赛事,获得良好名次。2008级郭亚冲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012级陈猛保送清华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物理学、力学、光学工程、大气科学、电子与通信、空间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也可选择从事物理学及相关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或者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流通、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8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吉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理工统招吉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统招吉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吉林省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材料物理理工统招吉林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统招吉林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理工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吉林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吉林省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科统招吉林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理科统招吉林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理科统招吉林省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统招吉林省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科统招吉林省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理科统招(定向录取)吉林省雷丁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统招(中外合作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19吉林省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理工统招吉林省雷丁学院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统招(中外合作)吉林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统招吉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吉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统招吉林省雷丁学院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7吉林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理工统招吉林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定向录取)吉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7吉林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理工统招吉林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定向录取)吉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6吉林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理工统招吉林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定向录取)吉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理工统招吉林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法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第四学年起赴英国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含法学专业)、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海洋技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4个专业)、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4个)、应用物理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4个专业)、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化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大气科学类、计算机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数学类等7个专业。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安全工程、大气科学(定向辽宁省气象局(葫芦岛建昌县气象台)就业)、测绘工程、物理学、海洋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海洋技术、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物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统计学、大气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类等8个专业。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化学类、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遥感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电子信息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邮政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工程、行政管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测绘工程、应用物理学、日语、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法学、安全工程、翻译、光电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大气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含大气科学)、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