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06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有本科专业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师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民族学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特色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11个。建有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其他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0个。定期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
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0余项,先后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编纂出版《格萨尔文库》,成为新时代《格萨尔》研究的学术重镇。出版英、法藏敦煌文献,被誉为敦煌文献整理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学校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入选“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为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提供了70%以上的生产用血清。学校先后同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数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交流。
在玉树地震救灾中,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师生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附属医院选派32人白衣执甲、驰援武汉,彰显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大爱。学校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智库,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丝绸山水名城,西部黄河之都”,甘肃省省会——古城兰州。兰州是黄河上游兼具北国之雄与南国之秀的特色名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曾称“金城”。汉唐时起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亚非欧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被称为“黄河之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白兰瓜、软儿梨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等兰州特产蜚声中外,因此又被誉为“瓜果之城”。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古丝绸之路在兰州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周边既有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夏河拉楞寺、炳灵寺石窟等,也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兴隆山、吐鲁沟等自然景观。兰州在西北地处“座中联四”的位置,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北地区的桥梁和纽带。4大铁路干线,六条国道和四条数字光缆主干线在这里交汇,新建成的兰州中川机场与国内30多个城市直接通航,国家重点建设的西油、西气东输工程也以兰州为重要中转站,交通枢纽和网络节点的作用非常明显。目前,一个功能建设完善的现代化新兰州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西北民族大学现有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西北新村校区坐落在皋南山脚下,与著名的“五泉山”公园相连,学校南面是主要的交通要道。校园建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相结合,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榆中校区位于兰州市城郊,与兰州大学毗邻。
西北民族大学加分政策: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加分或降分投挡等照顾政策。 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文化成绩,纳入投档考生序列,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少数民族预科班(招英语考生)、化学工程与工艺、社会学、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俄语(招英语考生)、历史学、环境工程、汉语国际教育、土木工程、新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本科预科班(少数民族预科班)(招英语考生)、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榆中校区)、本科预科班(学制1年)(招英语考生)、俄语(招英语考生办学地点:榆中校区)、民族学(办学地点: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广告学、英语、通信工程、新闻学、社会工作、物联网工程、历史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在榆中校区培养)、软件工程、俄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保险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动物科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应用化学、护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少数民族预科班、动物医学、应用心理学、土木工程、制药工程、电气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制药工程、英语、法学、物联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通信工程、金融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16个专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物保护技术、历史学、物联网工程、航空航天类(包含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自动化、阿拉伯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汉语言文学等4个专业。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北民族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文物保护技术、应用心理学、历史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4个专业。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北师范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223660445文科本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03530335文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