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拟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5人。该计划专项专用,指标不分配到具体专业,如达到我校自划线的考生数超过计划数,按考生初试成绩总分与国家类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科总分的比值分配到专业。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我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9年实际招生计划,综合考虑一志愿报考情况、学科发展需求、导师队伍水平、科研到位经费、培养平台质量及就业形式等因素,对各学院、专业的招生人数作适当增减。

(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我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具有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的高校之一,2019年计划招收33名,我校《2019年硕士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中所列专业均可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报名、考试、录取严格按照《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其他要求参照本简章。学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学习方式选择全日制,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10)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学习方式选择非全日制。(11)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

(三)考生在报考前,需准确界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

(六)单考生:须于2018年11月5日前,向学校提交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已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的原件及复印件,本单位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信和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委托培养的证明(点击下载:推荐信和定向培养证明)。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特别提醒:因各考点考位有限,请广大考生及

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学校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一般3月下旬公布。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我校的考生(不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笔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具体缴纳办法参见所选报考点网上报名公告。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二、资格审查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予以准考。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