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点工作定位。试点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运动队)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试点工作定位,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范围内,结合本校实际,优化项目布局。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非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或相关项目没有运动员等级证书的,或生源严重不足的,有关高校应主动研究停招方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组建高水平足球、冰雪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对象不限年龄。试点高校要配齐配足运动队建设所需相关师资、设备、场地、资金等,凡不具备组队条件、未设立专项运动队、无法继续承担建队任务的试点高校,不得安排该项目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除足球项目外,本校体育类专业已涉及的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不再进行招生。要加强从普通在校生中选拔培养运动队成员。
2.运动队招生办法。考生根据试点高校确定的报名条件,申请参加相关项目专业测试;试点高校根据考生专业测试成绩择优确定合格考生名单及享受高考文化课成绩优惠的相应录取要求;按照本校公布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专业测试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相应录取要求的考生。试点高校要遵循运动队建设和发展规律,聘请有关体育领域专家,研究制订本校运动队建设规划及招生需求,根据急需程度,合理安排并公布运动队各项目(分性别、分位置或小项)招生计划,其中集体项目每年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该项目赛事规定的一方多同时上场人数(如排球项目男女队每校每年多各招6人)。运动队招生规模不得超过试点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并须在教育部核准公布的运动项目范围内招生。
3.资格审核及测试。试点高校应根据教育部要求确定本校报名条件,细化学校认可的比赛、名次、主力上场队员标准等,不得低于教育部现行规定要求。加强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考生所持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中的运动项目应与报考高校的运动项目一致(原则上运动小项也应对应一致,田径项目须严格对应);高校可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管理系统”查询核验运动员等级证书;对考生提供的相关赛事组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核验,以集体项目(含团体项目、接力项目)比赛成绩取得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考生,试点高校应通过明确的程序和标准认定考生是否为主力上场队员。
专业测试采取全国统考、高校联考和高校校考等多种组织方式。跆拳道、击剑、棒球、射击、手球、垒球、橄榄球、冰雪、赛艇、攀岩等10个项目实施全国统考,各地各高校不再组织相关项目的省级统考、校考。有关高校根据全国统考成绩分布情况提出本校相关项目专业合格成绩要求,结合报名资格审核结果,确定并公示本校专业考试合格名单。其他项目暂由试点高校独立或联合组织。试点高校要完善专业测试办法,确保测试流程设计及实际操作公平公正,特别是集体项目要综合考虑运动专项基本技术、实战能力及位置效能等考评因素。试点高校要严格按照测试结果择优确定合格考生名单,公示合格考生人数不得超过学校运动队招生计划的2倍。
试点高校应面向广大考生开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可联系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兴奋剂检查工作,体育专项测试之前,应与考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拒不签订承诺书或拒绝接受兴奋剂检查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
4.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试点高校要按照本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确定本校运动队录取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低要求方案,一般不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少数体育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高校可适度降低文化成绩录取要求,但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情况,高校可参照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划线有关要求予以适当提高),高校公示的此类考生人数不得超过学校当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的30%。试点高校面向一级运动员等组织的部分运动员单独招生工作,文化课考试与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统一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录取此类考生的文化课低线不得低于运动训练专业统一划定的文化课低线,高校确定并公示的此类考生拟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学校当年运动队招生计划的20%。
5.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试点高校须制订本校运动队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作为长期和年度考核依据。高校运动队学生要接受所在院系和运动队双重管理,既要按本专业培养方案完成专业学习任务,也要认真履行参加训练和比赛的义务。试点高校要针对运动队学生专门制订运动队培养方案,将运动队训练比赛作为运动队学生附加必修学分进行考核。试点高校要在本校官网或校内网上开设高水平运动队活动情况公示专栏,公示运动队成员名单及参加训练、比赛和获得荣誉等情况,接受全校学生监督。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1.招生规模。高水平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招生规模不得超过试点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1%,原则上仅面向高校组建的音乐(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舞蹈(如民族舞团、芭蕾舞团、现代舞团等)、戏剧(如话剧团、戏曲团、曲艺团等)类艺术团。试点高校要根据本校艺术团建设和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并公布艺术团分类别招生计划。未设立艺术团的试点高校不能安排相应艺术团招生,不得招收与艺术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1.招生规模。高水平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招生规模不得超过试点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1%,原则上仅面向高校组建的音乐(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舞蹈(如民族舞团、芭蕾舞团、现代舞团等)、戏剧(如话剧团、戏曲团、曲艺团等)类艺术团。试点高校要根据本校艺术团建设和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并公布艺术团分类别招生计划。未设立艺术团的试点高校不能安排相应艺术团招生,不得招收与艺术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1试点工作定位各地要加强对属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试点工作的组织和监管指导试点高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运动队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试点工作定位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范围内结合本校实际优化项目布局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非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或相关项目没有运动员等级证书的或生源严重不足的有关高校应主动研究停招方案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对象不限年龄试点高校要配齐配足运动队建设所需相关师资设备场地资金等凡不具备组队条件未设立专项运动队无法继续承担建队任务的试点高校不得安排该项目高水平运
二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1试点工作定位部分高校试点建设的高水平艺术团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舞蹈团如民族舞团芭蕾舞团现代舞团等戏剧团如话剧团戏曲团曲艺团等以下统称艺术团应立足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承担校园艺术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演出任务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国高校相关艺术团的发展和提高艺术团招生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不得招收与艺术团无关的艺术特长生大力加强从普通在校生中选拔培养艺术团成员使其逐渐成为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主体已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试点高校不再单独招收相应专业项目的艺术特长生美术书法播音与主持专业不得
二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1试点工作定位部分高校试点建设的高水平艺术团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舞蹈团如民族舞团芭蕾舞团现代舞团等戏剧团如话剧团戏曲团曲艺团等以下统称艺术团应立足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承担校园艺术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演出任务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国高校相关艺术团的发展和提高艺术团招生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不得招收与艺术团无关的考生大力加强从在校生中选拔培养艺术团成员使其逐渐成为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主体已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试点高校不再单独招收相应专业项目的高水平艺术团考生美术书法播音与主持专业不得纳入
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1试点工作定位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相关高校在本地开展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各地要指导属地试点高校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晰运动队招生试点工作定位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项目等范围内按照教育部评估确定的项目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本校运动队建设规划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和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运动队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1.试点工作定位。部分高校试点建设的高水平艺术团(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舞蹈团(如民族舞团、芭蕾舞团、现代舞团等)、戏剧团(如话剧团、戏曲团、曲艺团等)(以下统称艺术团),应立足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承担校园艺术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演出任务,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国高校相关艺术团的发展和提高。艺术团招生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1.试点工作定位。试点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运动队)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试点工作定位,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范围内,结合本校实际,优化项目布局。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非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或相关项目没有运动员等级证书的,或生源严重不足的,有关高校应主动研究停招方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组建高水平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