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英语四级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成绩在425分以上);或雅思5分以上;或托福70分以上;(2)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8门以上成绩证明。(3)此类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于2018年11月12日前将英语成绩报告单、主干课程成绩证明传真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
(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8年12月(具体以准考证为准)2.初试考试科目设置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建筑学01.(非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02.(非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03.(非全日制)建筑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916建筑设计(3小时)①中国园林史②西方现当代建筑流派概述工业设计工程01(非全日制)设计工程规划与管理02(非全日制)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化03(非全日制)数字艺术与视觉传达04(非全日制)景观设计与公共艺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37工业设计工程④922设计实践
2021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非全日制硕士招生简章城市设计学院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2017年11月14日前将证明材料传真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
(3)培养潜质。结合候选人学术研究经历,主要考查候选人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具备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潜质。综合考核方式:
1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电话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工学部明珠园城市设计学院邮编430072答案来源于2022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非全日制硕士招生简章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2018年11月12日前将证明材料传真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
209城市设计学院(2019年度)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全日制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备注209城市设计学院(87056367)64非全日制40学术学位34081300建筑学建筑设计自备A2不透明白图及作图工具,考场有平整绘图桌。01(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02(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全日制)建筑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916建筑设计(3小时)①中国园林史②西方现当代建筑流派概述0813Z1数字化设计与仿真01(全日制)数字化建筑设计02(全日制)虚拟现实与仿真03(全日制)数字城乡规划与
209城市设计学院(2018年度)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计划招生人数博导代码及姓名外语水平考试科目考核阶段加试(含同等学力、跨学科)备注209城市设计学院11计划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1人。081300建筑学304(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7(全日制)城市设计及其理论11(非全日制)城市设计及其理论13(非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424程世丹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04(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0(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1664王炎松①1101英语04(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0(全日制)建筑历史
209城市设计学院(2019年度)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计划招生人数博导代码及姓名外语水平考试科目考核阶段加试(含同等学力、跨学科)备注209城市设计学院11计划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1人;已招收硕博连读生4人。学术学位081300建筑学①建筑设计理论②建筑历史04(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7(全日制)城市设计及其理论11(非全日制)城市设计及其理论13(非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424程世丹1101英语04(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0(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1664王炎松1101英语083300城乡规划学①城市规划原理②城市规划相关知识01(